(1) 日光消毒 播种前, 先深翻25厘米, 每亩撒施500千克切 碎的稻草或麦秸, 加入100千克熟石灰, 与土壤混合均匀, 周围起 垄, 灌透水, 铺地膜。 在7月份的高温天气保持20天, 能消灭土壤 中的病菌和害虫。 (2)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的主要病害不同, 品种特 性也不尽相同。 选用抗病品种时, 要根据本地的主要病害, 结合丰产 优质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用。 种子消毒, 可采用温水浸种, 用55℃ 温水浸种10~15分钟, 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 继续浸泡6~8 小时, 即可催芽。 药剂处理, 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 常温下浸种 20分钟, 捞出后清水洗净催芽, 可预防病毒病。 (3) 农业防治 实行与非茄科作物3~4年轮作。 幼苗期, 出苗 后撒适量干土或草木灰填缝, 逐步通风降湿, 露地育苗盖防虫网, 防 止蚜虫、 粉虱传毒, 发现病苗, 立即拔除, 带出田外深埋, 苗床温度 白天保持25~27℃, 夜间不低于15℃。 选用无病壮苗, 高畦栽培, 合理密植, 保护地注意通风。 施足腐 熟有机肥。 酸性土壤应每亩施石灰150~300千克调节, 还可杀菌。 盖地膜可减轻前期发病。 定植至结果期, 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 病 花、 病果和下部老叶, 带出田外销毁。 田间整枝前用磷酸皂水洗手或 肥皂水洗手。 适时通风降湿, 控制浇水。 保护地通风口设30目的尼 龙纱作防虫网。 (4) 生物防治 定植前和定植缓苗后各喷1次10%混合脂肪酸 水剂50~80倍液, 或用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 第三章 番茄 273蝇。 在棉铃虫孵化盛期喷施200单位的苏云金杆菌乳剂100倍液或 0.9%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可兼治粉虱、 斑潜蝇等。 用2%宁南 霉素水剂200倍液防治病毒病。 用1%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防治灰 霉病、 叶霉病、 早疫病。 用10%浏阳霉素乳油1500倍液, 防治
茶黄 螨和叶螨。 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00万单位的 新植霉素3000倍液, 防治细菌性病害。 有条件的, 可在棚内释放丽 蚜小蜂控制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等害虫。 (5) 物理防治 设黄板或黄条诱杀蚜虫、 粉虱、 潜叶蝇。 黄板 长1米, 宽30厘米, 涂黄色, 外盖塑膜, 塑膜上涂机油, 钉木棍插 在田间, 要高出作物, 每亩放30~40块。 黄条是用黄纸剪成长1米、 宽15厘米的纸条, 涂上机油, 挂在大棚内。 也可在大棚周围挂银灰 膜, 条宽15厘米, 间距15~20厘米, 纵横拉成网眼状。 (6) 药剂防治 ① 病毒病 可选用1.5%植病灵1000倍液、 混合脂肪酸200倍 液、 磷酸三钠500倍液、 高锰酸钾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结合叶面 喷施
葡萄糖。 ② 晚疫病 可选用27%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 34%松脂 酸铜乳油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③ 青枯病、 溃疡病 发病初期, 可用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灌根, 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隔10天左右再灌一次。 也可 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 50%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4%松脂酸铜乳 油500倍液或27%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