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地膜+小拱棚” 春提早促成栽培 (彩图6) 可比露 地春茬提早定植和上市40~50天。 春末夏初应市。 盛夏后通过植株 调整, 还可进行恋秋栽培, 使结果期延迟到8月份, 每亩再采收辣椒 750~1000千克, 是提高早春大棚辣椒收入的重要途径。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性好、 低温结果能力强、 早熟、 丰产、 商品性好的品种。 (2) 播种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10 月中旬至11 月上旬, 利用大棚进行冷床育苗, 或11月上旬至下旬用酿热温床或电热线加 温苗床育苗。 2~3叶期分苗, 加强防寒保温等的管理, 培育壮苗的 管理方法参照辣椒春露地栽培。 (3) 适时定植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 排灌方便、 地势高燥的地 块, 前茬收获后, 每亩施腐熟
农家肥3000~4000千克、 生物有机肥 150千克、 三元
复合肥20~30千克, 底肥充足时可以地面普施, 肥 料少时要开沟集中施用。 开沟时沟距60厘米, 沟宽40厘米, 深30 厘米。 施后要把
肥料与土充分混匀, 耧平沟底等待定植, 整成畦面宽 0.75米、 窄沟宽0.25米、 宽沟宽0.4米、 沟深0.25米的畦。 整地 后可在畦面喷施芽前
除草剂, 如96%精
异丙甲草胺乳油60 毫升或 第一章 辣椒 548%仲丁灵乳油150毫升, 兑水50升, 喷施畦面后盖上微膜, 扣上 棚膜烤地。 5~7 天后, 棚内最低气温稳定 5℃ 以上, 10 厘米 地 温 稳 定 在 12~15℃, 并有7天左右的稳定时间即可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 下旬到3月上旬, 不应盲目提早, 大棚内加盖地膜或小拱棚可适当提 早。 选晴天上午到下午2时定植, 相邻两行交错栽苗, 穴距30厘米, 每穴栽2株, 2株苗的生长点相距8~10厘米。 边栽边用土封住栽 口, 可用20%恶霉· 稻瘟灵 (移栽灵) 乳油 2000 倍液进行浇水定 根, 对发病地块, 可结合浇定根水, 将水内加入适量的
多菌灵、 甲基 硫菌灵等
杀菌剂, 也可浇清水定根, 但切勿用敌磺钠溶液浇水定根。 定植后, 及时关闭棚门保温。 (4) 田间管理 ① 温湿度管理 定植到缓苗的5~7天要闭棚闷棚, 不要通风, 尽量提高温度, 闭棚时, 要用大棚套小拱棚的方式双层覆盖保温, 保 持晴天白天28~30℃, 最高可达35℃, 尽量使地温达到和保持18~ 20℃。 缓苗后降低温度。 辣椒生长以白天保持24~27℃, 地温23℃ 为最佳, 缓苗后通过放风调节温度, 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 当棚外夜 间气温高于15℃时, 大棚内小拱棚可撤去, 外界气温高于24℃ 后才 可适时撤除大棚膜。 注意防止开花期温度过高, 否则易落果或徒长。 ② 肥水管理 一般在分株浇2次水的基础上, 在定植4~5天后 再浇一次缓苗水。 此后连续中耕2次进行蹲苗, 直到门椒膨大前一般 不轻易浇肥水, 以防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落果。 门椒长到3厘米长大 小时开始追肥浇水, 每亩可追施10~15千克
复合肥加
尿素5千克, 以后视苗情和挂果量, 酌情追肥。 盛果期7~10天浇一次水, 一次清 水一次水冲肥。 一般可根施0.5%~1%的
磷酸二氢钾1.5千克, 加 硫酸锌0.5~1千克、 硼砂0.5~1.0千克。 进入结果盛期, 可进行叶 面喷施
磷酸二氢钾, 配合使用光合促进剂、 光呼吸抑制剂、 芸薹素内 酯等, 每7~10天喷1次, 共喷5~6次。 雨水多时, 要注意清沟排 渍, 做到田干地爽、 雨停沟干, 棚内干旱灌水时, 可行沟灌, 灌半沟 水, 让其慢慢渗入土中, 以土面仍为白色、 土中已湿润为佳, 切勿灌 水过度。 ③ 保花保果 定植后叶面喷用3000~4000倍的植物多效生长素 6 辣椒 茄子 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或2000倍的天达2116等; 开花期喷用4000~5000倍的
矮壮素; 开 花前后喷用30~50毫克/千克增产灵或6000~8000倍的辣椒灵, 共 3次。 使用如下保花保果剂: a. 对氯苯氧乙酸喷花和幼果 用1%对氯苯氧乙酸水剂, 兑水 333~500倍, 于盛花前期到幼果期, 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 用手持小喷雾器向花蕾、 盛开的花朵和幼果上喷洒, 也可蘸花或涂抹 花梗。 配制对氯苯氧乙酸药液在温度高时要多加水; 温度低时少加 水; 当温度超过28℃ 时, 加水量可为原液的667倍。 与腐霉利、 乙 烯菌核利、
异菌脲等
农药, 及
磷酸二氢钾、
尿素等混用, 可同时起到 预防灰霉病和补充营养的作用。 使用时不要喷到生长点和嫩叶上, 若 发生药害, 可喷20毫克/千克
赤霉酸加1%白糖解除。 b.2,4-滴蘸花或涂抹花梗 用20~30毫克/千克2,4-滴水溶液, 于傍晚前用毛笔蘸药涂抹花梗或花朵。 棚温高于15℃时, 用低浓度; 低于15℃时, 用高浓度。 药液要当天配当天用, 使用时间最好在早 晨和傍晚, 蘸花药液中可加入0.1%的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预防灰霉病。 ④ 植株调整 门椒采收后, 门椒以下的分枝长到4~6厘米时, 将分枝全部抹去, 植株调整时间不能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