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种选择 近郊以早熟栽培为主。 远郊及特产区以中晚熟 栽培为主。 露地栽培一般应采用地膜覆盖形式 (彩图1), 最好选用 早熟品种。 (2) 培育壮苗 10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 用大棚冷床 (彩 图2) 或温床播种育苗。 ① 营 养 土 配 制 播 种 床 选 用 烤 晒 过 筛 园 土 1/3、 腐 熟 猪 粪 渣 1/3、 炭化谷壳1/3充分混匀; 分苗床选用园土1/2、 猪粪渣1/4、 炭 化谷壳1/4。 营养土消毒用40%甲醛200~300毫升, 兑水25~30千 克, 喷1000千克营养土, 适当翻动, 以薄膜覆盖5~7天, 或用该药 液直接喷洒于苗床, 盖地膜闷土5~7天, 然后敞开透气2~3天后可 用于播种。 ② 种子处理 先晒种2~3天或置于70℃ 烘箱中干热72小时, 将种子浸入55℃温水, 经15分钟, 再用常温水继续浸泡5~6小时, 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 浸后用清水洗净。 置25~30℃条件 下的培养箱、 催芽箱或简易催芽器中催芽。 一般3~4天, 约70%左 右的种子破嘴时播种。 在个别种子破嘴时, 置 0℃ 左右低温下锻炼 7~8小时后再继续催芽, 可提高抗寒性。③ 播种 每亩 (666.67米2) 需种75克, 每平方米播种150~ 200克, 先浇足底水, 待水下渗后, 耙松表土, 均匀播种, 盖消毒过 筛细土1~2厘米厚, 薄晒一层压籽水, 塌地盖薄膜, 并弓起小拱棚, 闭严大棚。 ④ 苗期管理 播后至幼苗出土期, 白天28~30℃, 夜间18℃左 右, 床温20℃, 闭棚, 70%幼苗出土后去掉塌地薄膜。 破心期, 日 温20~25℃, 夜温15~16℃, 床温18℃。 注意防止夜间低温冻害, 并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加强光照, 控制浇水, 使床土 “露白”。 破心 后至分苗期, 床温19~20℃。 晴朗天气多通风见光, 维持床土表面 呈半干半湿状态, “露白” 前及时浇水, 床土湿度过大, 可撒干细土 或干草木灰吸潮, 并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若床土养分不足, 可于2片 真叶后结合浇水喷施1~2次营养液。 发现猝倒病, 应连土拔除病苗, 并撒
多菌灵或
百菌清药土防治, 阴雨天突然转晴时, 小拱棚上要盖遮 阴网, 以后逐渐揭开见光。 分苗前3~4天适当炼苗, 白天加强通风, 夜间温度13~15℃。 苗龄30~35天, 3~4片真叶时, 选晴朗天气的10:00~15:00 及时分苗 (彩图3), 间距7~8厘米。 分苗宜浅。 最好用营养钵分苗 (彩图4), 分苗时先浇湿苗床, 分苗深度以露出子叶1厘米为准, 速 浇压根水, 盖严小拱棚和大棚膜促缓苗, 晴天在小拱棚上盖遮阳网。 ⑤ 分苗床的管理 缓苗期, 地温18~20℃, 日温25℃, 加强覆 盖, 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旺盛生长期, 加强揭盖, 适当降温2~3℃, 每隔7天结合浇水喷一次浓度0.2%的
复合肥营养液, 用营养钵排苗 的, 应维持床土表面呈半干半湿状态, 防止 “露白”。 即使是阴雨天 气也要于中午短时通风1~2小时。 发现秧苗徒长, 可喷施50毫克/ 千克
多效唑抑制。 定植前7天炼苗, 夜温降至13~15℃, 控制水分 和逐步增大通风量。 有条件的或大型蔬菜合作社建议采用穴盘育苗, 其技术要点参见 本书有关部分。 (3) 整土施肥 红壤土宜选用早熟品种, 河岸沙壤土选用晚熟 品种, 稻田土宜选用中熟品种, 水旱轮作, 及早冬耕冻土, 挖好围 沟、 腰沟、 厢沟。 黏重水稻田栽辣椒, 最底层土块通常大如手掌, 切 忌湿土整地。 深沟窄畦, 畦面宽1.5~2.0米。 地膜覆盖栽培要深耕 2 辣椒 茄子 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细耙, 畦土平整。 每亩施腐熟堆肥250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饼 肥100千克。 地膜覆盖栽培
基肥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近一倍。 (4) 及时定植 南方早熟品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中熟品种4 月中下旬, 晚熟品种可迟至5月上旬晴天定植。 株行距: 早熟品种 0.4米×0.5米, 可栽双株; 中熟品种0.5米×0.6米; 晚熟品种0.5 米×0.6米。 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时间只能比露地早5~7天, 有先铺 膜后定植和先定植后铺膜两种定植方法。 (5) 田间管理 ① 中耕培土 成活后及时中耕2~3次, 封行前大中耕一次, 深 及底土, 粗如碗大, 此后只行锄草, 不再中耕。 早熟品种可平畦栽 植, 中、 晚熟品种要先行沟栽, 随植株生长逐步培土。 地膜覆盖的不 进行中耕。 中、 晚熟品种, 生长后期应扦插固定植株 (彩图5)。 ② 追肥 结合浅中耕, 淡肥轻施腐熟猪粪尿水提苗, 不宜多施
尿素、 硫酸铵及人粪尿。 自第一花现蕾至第一次采收前, 视情况追肥 1~2次。 自第一次采收至立秋前, 采收一次追肥一次, 共追 4~5 次。 立秋和处暑前后各追施一次。 地膜覆盖栽培宜采用 “少吃多餐” 的方式, 在门椒采收前后第一次追肥, 少量勤施, 5月底以前以追稀 粪为主, 6月中旬至8月上旬以追
复合肥为主。 盛果期可进行根外追 施0.5%
磷酸二氢钾和0.3%
尿素液肥; 也可在垄间距植株茎基部10 厘米挖坑埋施
复合肥、 饼肥, 施后用土盖严。 ③ 灌溉 6月下旬进入高温干旱可进行沟灌, 灌水前要除草追 肥, 且要看准天气才灌, 要午夜起灌进, 天亮前排出, 灌水时间尽可 能缩短, 进水要快, 湿透心土后即排出, 不能久渍, 灌水逐次加深, 第一次齐沟深1/3, 第二次1/2, 第三次可近土面, 但不漫过土面。 每次灌水相隔10~15天, 以底土不现干、 土面不龟裂为准。 地膜覆 盖栽培, 定植后, 在生长前期灌水量比露地小, 中后期灌水量和次数 稍多于露地。 ④ 防落花落果 开花时温度过低、 过高易落花落果, 可用30~ 40毫克/千克对氯苯氧乙酸 (番茄灵、 坐果灵、 防落素) 喷花保果。 ⑤ 地面覆盖 高温干旱前, 利用稻草或秸秆等在畦面覆盖一层, 起保水保肥、 防止杂草丛生作用。 一般在6月份雨季结束, 辣椒已封 行后进行, 覆盖厚度为4~6厘米。 第一章 辣椒 3⑥ 及时采收 早熟品种5月上旬始收, 中熟品种6月上旬始收, 晚熟品种6月下旬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