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1-25 05:07 作者:李先生
(1)马铃薯晚疫病。叶、茎、薯块均能染病,叶片发病,开始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水渍状斑点,气候潮湿时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菌,叶脊明显,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茎部受害有凹陷条斑。薯块受害形成灰褐色病斑,稍下凹,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干缩,潮湿时长出白霉。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薯、汰除病薯。
②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千克,隔7天再喷1次。
(2)马铃薯环腐病。此病在生长期和贮存期均能发病,春天切土豆栽子时,常看到种皮下面有黄色或黑褐色的环状病圈,这是受侵染后发生变色腐烂的结果,所以又叫“黄眼圈”。病苗矮小,叶片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发病,病叶褪绿,叶肉变黄,形成黑褐色病斑,叶片凋萎,严重时全株枯萎。
防治办法:
①严格实行检疫,无病种薯方可调出,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薯田。
②切片与药剂浸种。切块播种时,切刀用75%酒精,播种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种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