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全蚀病咋防治?

2016-11-25 04:56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土壤中的子囊菌侵染而成,同时也是较难防治且蔓延较快的顽固性病害,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必须采用以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麦苗种子的根冠区、胚芽鞘侵入,扩展蔓延较快,小麦植株感病后,根部逐渐变黑,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愈大;在发病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全株枯死。


   小麦全蚀病是根腐和基腐性病害,根部和基部变灰黑色是它的典型症状,这种灰黑色是由菌丝体缠绕被害组织以及组织F·B后褐化造成的,一般称为“黑膏药”。


   小麦全蚀病是由的子囊菌亚门的禾顶囊壳菌侵染造成,病菌的越夏场所是麦茬、夏玉米根部及混杂在麦糠、场土、种子的病残组织中。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病菌的主要越冬来源,带菌的粪肥传病往往是发病面积激增的原因,种子上附带的病菌是远距离传到新区的主要来源。


   全蚀病菌在土壤中存活可分寄生和腐生阶段,在寄生阶段只能沿寄生根面生长,因全蚀病菌对土壤微生物的抗生作用非常敏感,同时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全蚀病一般随土壤PH值提高而加重;氮肥含量高时有利于病菌的腐生生活,而有机肥可减轻病害。


   全蚀病达到发病高峰后,出现逐渐自然衰退现象,称为“全蚀病的自然衰退”(TAD),据研究是由于特定的微生物区系产生了一种专门对全蚀病的特异性抗生原所致。

  
耕种帮种植咨询解答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烂秧和死苗该如何预防? 下一篇:棉苗立枯病如何用药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