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色。太平猴魁匀润苍绿, 人们在阴暗处审视时它绿得发乌, 在阳光 下看时更是绿得好看, 绝对没有微黄的现象。冲泡之后, 叶底明亮嫩绿。 2. 外形。该
茶叶扁平挺直, 魁伟重实, 简单来说就是它的个头比较大, 两叶一芽, 叶片长达 5 ~ 7 厘米, 这是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鲜叶持嫩性较好 的结果, 也是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特征, 因此其他茶叶是很难鱼目混珠的。 冲泡之后, 芽叶成朵肥壮, 就好像是含苞欲放的白兰花, 这是极品太平猴魁 的显著特征。其他级别的太平猴魁的形状与其相差甚远, 应该从色、 香、 味 等方面仔细辨识。 3. 香气。该茶香气高爽持久, 而且它比一般的地方名茶更耐泡,“三泡 四泡幽香犹存”, 通常都具有兰花香。 4. 滋味。太平猴魁滋味醇厚鲜爽, 回味甘甜。泡茶时就算不小心放多 了茶, 也不苦不涩。但不精茶者饮用时经常会感到清淡无味。 泡 茶 太平猴魁冲泡起来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的冲泡方法: 1. 冲泡茶具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直形的玻璃杯, 这样在冲泡过程中就 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 2. 从包装袋中取出 3 克~ 5 克茶叶放入杯中, 我们可以把茶叶的根部朝049 第二章 观形、 闻香、 品味——中华名茶鉴赏 下进行放置, 这样不仅看起来会美观一些, 而且更方便我们欣赏。 3. 冲入 90℃左右的开水, 第一次冲泡的时候不要加得太满, 到差不多快 一半的时候就可以了, 等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 4. 在茶叶舒展得差不多的时候, 再第二次加入开水, 等几分钟, 等到茶 汤温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就可以品茶了。注意, 在品茶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全部 喝掉, 要剩下三分之一左右, 以便后面的冲泡。 延伸阅读 “太平猴魁” 产于我国黄山北麓太平县(今黄山区) 的猴坑、 猴岗和彦村。 当地传说, 古时候有一位山民上山采茶, 忽然闻到一股清香, 他看看四周, 什么都没发现, 再仔细寻找, 才发现在峭壁的石隙间长着几丛嫩绿的野茶。 可是却无藤可攀, 无路可循, 无奈只能失望地回去。但是, 他始终忘不了那 散发着清香的嫩绿野茶。后来, 他训练了几只猴子, 每到采茶的季节, 他就 给猴子套上布套, 让猴子代替自己去石隙中采摘野茶。人们品尝了这种茶叶 后都大加称赞, 称其为“茶中之魁”。因为这种茶叶是猴子采来的, 后人就 干脆给其取名为“猴魁”。 ㊣ 如何鉴赏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又简称瓜片,因为产于安徽省六安,故 称之为六安瓜片。六安瓜片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过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 再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因此又被称为片茶。 唐代称为“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代始称“六安瓜片”,是上品、极品茶。 清代时其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的外形好像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 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 底绿嫩明亮,为绿茶特种茶类。2010 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 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茶常识速查速用 050 六安瓜片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两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 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梅片”。 六安瓜片主要品牌有徽六、贤明、岳王、一笑堂、黄之江、齐头山、 徽饮、齐山冲、齐态牌、蝠牌、徽将军、山顶洞、沛福堂、红石村、锐龙、 道家丹茶等。 六安瓜片闻名古今中外,其主要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和裕安区,这两 个地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可以说是瓜 片中的极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是与众不同,因为是茶农取自茶枝嫩 梢壮叶,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 采叶的片茶。 由于六安瓜片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所以,“六 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此外, 六安瓜片还能够改善消化不良。 延伸阅读 关于六安瓜片起源, 相传是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 因为和袁世凯是亲 戚, 所以, 祝家就常以土产孝敬袁世凯。由于袁世凯饮茶成癖, 茶叶便成了 不可或缺的礼物。但在当时, 当地所产的大茶、 菊花茶、 毛尖等都不能让袁 世凯满意。 1905 年前后, 祝家为了取悦于袁世凯, 便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 工, 专拣春茶的第 1 ~ 2 片嫩叶, 用小帚精心炒制, 再用炭火烘焙, 从而制 成形质俱丽的新茶, 并且获得了袁世凯的赞赏。 从此瓜片便脱颖而出, 因为色、 香、 味、 形别具一格, 所以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喜爱, 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