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正确采收蒜薹?

2024-10-10 17:09 作者:李先生  

收获蒜薹的时间和方法不但关系到蒜薹和蒜头的产量和品质, 而且对大蒜的种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采薹过早或过晚,将影响 蒜薹的产量和品质,采薹过早,不仅蒜薹产量低,而且残留在根茎 中的花薹会继续生长,消耗养分,对蒜头肥大不利;采薹过迟,过 54多消耗植株养分,会使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降低蒜薹的质量 和食用价值,且降低蒜头产量。及时采薹,对调节大蒜的养分运输 途径,促进鳞茎发育膨大和提高蒜头产量都有重要作用。据试验, 及时采薹,鳞茎的鲜重较不采薹的增加1/3左右。 (1)采薹时期 蒜薹从花芽分化到采收需40~45天,前期生 长缓慢,甩缨后迅速伸长,蒜薹从出口到采收约15天,具体的采 薹时期应根据栽培目的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以提早蒜薹上市期为 目的时,可在蒜薹 (不包括总苞部分)高出最后一片叶的叶鞘口7 厘米左右、上部尚未弯曲时采收;以提高蒜薹产量为目的时,可在 蒜薹高出最后一片叶的叶鞘口15厘米左右、上部向下弯曲 (“打 弯”)时采收。 (2)采薹方法 ① 拉抽法 一手捏住蒜薹上部距假茎口3~5厘米处,斜向往 上拉直蒜薹,用力要均匀,待蒜薹在假茎中断裂,发出轻微响声 时,迅速抽出蒜薹。这种采薹法适用于假茎口较松 (“口松”)、蒜 薹细的早熟品种,或播期晚、蒜薹细小的大蒜。 拉抽法效率高、省工,对假茎和叶及蒜薹的损伤小,薹基老化 轻,贮藏后损失少,适于长期贮藏。采下的蒜薹适宜贮藏,可减轻 入库时和入库后整理的工作量,也有利于蒜头的进一步肥大。但如 果遇 到 阴 雨 天 气,空 气 及 土 壤 湿 度 大 时,断 薹 较 多,蒜 薹 产 量 降低。 ② 夹抽法 用一根直径为1~15厘米、长40~50厘米的新 鲜竹竿,削平节部突起,用火将竹竿中部烤软,对折,固定2天, 做成有弹性的夹子,俗称增值夹子。也可以用新鲜柳树枝或桑树 枝,从中段削去一部分木质部,将两头对折成有弹性的夹子。采薹 时一只手捏住薹的上部,另一只手用夹子将地面2~3片叶间的假 茎处夹一下,把蒜薹夹扁,使蒜薹断裂而假茎不断,然后将植株上 部两片叶的叶鞘口撕开,徐徐抽出蒜薹。 夹抽法的断薹率较抽薹法低,蒜薹产量较高,且蒜薹上无损 伤,适合贮藏。但蒜薹粗长而且下粗上细的品种,断薹率仍偏高, 而且采薹后植株易从夹薹部位倒伏。一般多用于晚熟、口松的白 64皮蒜。 ③ 扎抽法 将竹筷子的细头或木条的先端用刀削成尖锥形, 也可以将竹筷或木条先端一侧削一凹口,在凹口中心处钉入一个半 截大针,针的断面一端烧红砸扁成铲状,宽约2毫米,长1厘米, 凹口处针头部露出2~3毫米。采薹时,一只手握住总苞下部,将 蒜薹拉直,另一只手拿筷子尖或针铲,向假茎离地面5~7厘米处 横向垂直扎入,切断蒜薹,即可将蒜薹抽出。少数难抽出的,可用 原工具凹口处的针尖,从有叶身的一侧 (俗称 “小里面”)将假茎 上部两三个叶鞘顶端划开,便可抽出。 扎抽法的优点是:蒜薹无划伤,断面齐,采薹后假茎不倒伏, 叶片较完整,蒜头产量高。此法适用于稀植、假茎短粗且上下部粗 度差异小、采薹期较早的早熟品种。 ④ 划抽法 采薹工具用一根直径约15厘米、长约15厘米的 木棍,一端约3厘米处横划一个半圆形的槽,在槽的中央钉一个短 而尖的钉子或一个半截针,针尖外露2~3毫米。采薹时一只手握 住总苞上部,将蒜薹拉直,另一只手将木棍的槽子对准距地面3~ 4叶处假茎无叶身的一侧 (俗称 “大里面”),使针尖刺入假茎内, 并迅速向上划至梢部。叶鞘全部划开后再用手将蒜薹从基部折断。 划抽法的优点是采薹速度快,不易断薹,蒜薹较长,产量高。 但由于采下的蒜薹上多带有一道纵向伤痕,易腐烂,不耐贮运。另 外,由于采薹时叶鞘被完全划破后植株倒伏,叶片很快干枯,鳞茎 肥大期叶片的光合作用被严重减弱,导致蒜头产量下降。此法适用 于蒜薹难抽的品种。有的地方采用扎抽和划抽相结合,即先将针尖 刺入下部假茎内,然后向上在假茎长叶身的一侧 (“小里面”)的叶 鞘口处,用钉尖划开,将蒜薹抽出。由于叶鞘部分是间断被划破, 抽出蒜薹后植株可基本保持直立状态,叶片可较长时间保持绿色, 因而对鳞茎肥大的影响较小。用于贮藏时,可在采收后、贮藏过程 中或出库时将划伤部分去掉。 ⑤ 铲抽法 南方产区采用。用一个一端削成锋利且带弧形缺 口的竹片,长约50厘米,左手提住蒜薹,右手拿竹片,顺着蒜薹 连续铲上部的三片叶子,沿垂直方向用力挤压蒜薹,左手同时上提 74即断。 铲抽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适于收蒜薹口紧、根系不发达的 大蒜。但薹基老化严重,贮藏过程中基部易失水皱缩腐烂,而且出 库时需要加工,增加损耗。适宜降雨、气温较低、难抽薹的田块。 收购此类蒜薹,应在入库后加工,去掉基部老化和机械伤的部分; 如果贮藏期短也可在出库时再加工。 (3)捆把方法 为了便于运输,采后的蒜薹可采用如下方法进 行捆把。 ① 普通捆把法 1~2千克为1把,用草绳、线绳在薹中段捆 上。这种方法较粗放,是我国目前普通捆把方法,这种方法捆把时 薹梢没有受到损伤,所以贮藏后薹梢较好。 ② 精捆把法 以1千克左右为1把,将薹苞基部对齐或薹茎 基部对齐后,把薹苞基部用线绳捆成小把,也有的在蒜薹薹茎基部 和薹苞基部各扎一下。这种方法一般不需要整理蒜薹,可直接入库 预冷贮藏。 ③ 薹梢打结捆把法 以1千克左右为1把,将蒜薹的薹梢打 结索在一起,采收较方便。但此捆把方法对薹梢有机械伤,因此, 入库后的蒜薹梢易变黄、死亡或腐烂。为防止此现象,在入库时可 直接将薹梢剪去。 (4)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采薹方法,采薹前3~5天应停 止浇水,中耕1次,以减少土壤湿度和植株吸水。采薹均应选择在 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这时植株体内水分较少,质地较软,弹性增 加,薹不易被扎断。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 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采薹时尽量保护叶片,根据蒜薹的成熟程度,在适当部位折 断。如果采收部位高,则蒜薹嫩,产量低;采收部位低,产量高, 但蒜薹纤维多,品质差,而且易把假茎折断、夹烂,使采薹后蒜秧 倒伏,影响植株后期的光合作用和鳞茎产量。 蒜薹拔出以后,折倒上部的第一片叶子,覆盖住露口,防止雨 水进入叶鞘内,使伤口腐烂,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蒜头的膨大。 同一地块大蒜生长情况不同,蒜薹甩尾时间有早有晚,蒜薹不 84可能一次采完,应在2~3天内连续采收,而后立即进行浇水追肥, 切勿延误植株的生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惠兰出荷瓣花的特点 下一篇:如何正确采收蒜头?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