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氮 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与 植物的各种新陈代谢都有密切关系。供应充分时,表现为叶片厚、 叶色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健壮、地下块茎膨大快、生姜组 织细嫩、产量高。缺乏氮素时,表现为叶片薄、叶色黄绿、植株矮 691小、老叶容易脱落、植株早衰、地下块茎小、肉质茎中纤维多、味 辛质硬。 (b)磷 是构成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在多方面参与植株的新 陈代谢。当磷供应充足时,在姜生育前期能促进幼苗和根系生长, 使根系发达,后期能促进地下茎提早膨大,增加姜油酮和纤维素的 含量。在缺 磷 条 件 下,表 现 为 植 株 矮 小、叶 色 暗 绿、根 茎 发 育 不良。 (c)钾 姜是需钾最多的蔬菜之一,能促进光合作用,降低呼 吸作用,促进多种酶的活性,能促使糖和淀粉等养分迅速运输到产 品器官中去,改善产品品质。当钾素充分时,叶片肥厚,茎秆粗 壮,地下块茎膨大迅速,植株抗病性强,块茎耐贮存。缺钾时叶片 变红,容易干枯脱落,块茎皮厚肉粗,膨大不好,产量低。 (2)
基肥 生姜根系浅而分枝少,耐肥,增施
基肥是增产的关 键。一般在耕地时每亩用腐熟优质厩肥5000~8000千克,随即翻 入土中。将地做好垄,在播种前,再在沟中施种肥,一般每亩施饼 肥75千克、
复合肥15~20千克,与土混匀,浇水、播种。也可采 用 “盖粪”的施肥方法,即先摆放姜种,然后盖上一层细土,每亩 再撒入5000千克
农家肥或少许
化肥,最后盖土2厘米左右。 (3)追肥 在施足
基肥的基础上,根据生姜不同的生育期分次 追肥。一般发芽期不需要追肥。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一个或两 个小分杈时 (一般于6月中下旬)第一次追肥,亩施
尿素4千克左 右,或磷酸二铵20千克左右,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姜 苗处于三股杈时期,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于 立秋前后结合拔除姜草、拆除姜棚或地膜进行,一般每亩施饼肥 75千克,或腐熟优质粪干500千克,另加
复合肥25~50千克,于 姜沟北侧 (东西向沟)或东侧 (南北向沟)距植株基部15~20厘 米处开深沟施入,肥土混合后覆土封沟,使原来生姜植株生长的沟 变为垄,垄变为沟,最后浇透水。9月上中旬,姜苗具有6~8个 分杈时,为防早衰,一般每亩施
复合肥30千克。追肥时,可在垄 下开小沟施入,也可将
肥料溶解在水中顺水冲入。 (4)微肥 在生长后期,对于缺锌或缺硼土壤,每亩施硫酸锌 7912千克、硼砂1千克。也可以在播种前作
基肥施入。 (5)注意事项 在生产过程中,应防止出现下列施肥不当的 现象。 ① 施肥时期过于集中,前重后轻 造成前期姜苗徒长,大量 养分流失浪费;后期缺肥,植株枯黄早衰,产量降低。 ② 偏施
氮肥,不注意磷、
钾肥和其他微肥配合施用 造成氮 素的流失和浪费,且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地上茎叶旺长,而地 下部缺营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③ 施肥过多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 产量逐渐提高,但施肥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范围,会产生负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