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幼苗期长,且生长速度较慢,又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杂草萌 生极盛。若不及时清除,容易造成草荒,与植株争夺营养。但人工 拔草费工费力,效率很低。化学
除草剂简便易行,杀草效果好,被 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果杂草已长成,我国还没有相应的登记在生姜 上的选择性
除草剂,因此只能采用人工的方法来防除,因为采用草 甘磷等定向喷雾防生姜周边的杂草,虽有一定效果,但极易伤害生 姜植株 (一定要用防护罩,以免药液溅到生姜叶上),同时要反复 施草甘磷多次才有效,所以一般不提倡生姜长成后采用化学药剂 除草。 (1)
二甲戊灵 每亩用33%
二甲戊灵乳油150~180毫升,加 491水6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沙土地用药需减量。 (2)
异丙甲草胺 每亩用25%
异丙甲草胺乳油48~60毫升, 加水5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 (3)乙氧氟草醚 每亩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8~60毫升, 加水5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喷后保持土表湿润。亦可在生 姜生长期以乙氧氟草醚定向喷雾。 (4)新姜蒜草克 每亩用40%新姜蒜草克 (
乙草胺、二甲戊 灵、乙氧氟草醚三元复配制剂)乳油120~150毫升,于生姜播后 苗前喷雾。 此外,
甲草胺、仲丁灵、胺草膦等
除草剂对姜田除草效果都较 好,以
甲草胺杀草效果最好,适宜剂量每亩为150~200毫升。胺 草膦和仲丁灵适宜剂量每亩为200~250毫升。
除草剂一般药效可持续30~40天。为了保持姜田内清洁和节 省劳力,可在第一次用药20~25天后,再用同样方法处理一次, 可基本控制幼苗期杂草生长。注意不要将药剂喷洒到姜叶上,以免 危害幼苗。采用化学除草,一般在20℃以上杀草效果较好,光照 越强,杀草效果越好。因此,当气温低、光照弱时应适当加大用药 量。用药后,在土壤湿润条件下杀草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