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眼斑病,别名姜眼点病,在生姜上常有发生,虽然其发生的 普遍性和严重性远不如姜白星病,但对生产也有一定影响,应结合 炭疽病、白星病等叶部病害及时防治。 (1)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叶面先出现点状病 斑,褐色或浅褐色,逐渐发展为椭圆形至梭形,形似眼睛,故名眼 斑或眼点病,病斑大小 (3~4)毫米×(5~10)毫米,灰白色或灰黄 色,边缘浅褐色,发病部位与健康部位分界明晰,病部四周黄色晕 环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病斑连片, 造成病株黄枯而死。 (2)发生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菌德斯霉菌,病菌以分生孢 子丛在病残体上并随之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侵 染引起田间植株发病,病株产生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 散,引起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病菌喜温湿条件,温暖、多湿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地 势低洼、多湿、
肥料不足,特别是
钾肥不足发病重。管理粗放、植 株生长不良,病害明显加重。 (3)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与非本 科作物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
钾肥,适时喷施叶面 营养剂,有增强植株抗性,减轻发病的作用。选用排灌方便的田 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并带出田外烧毁。 ② 化学防治 可结合防炭疽病、斑点病等病害及早喷药预防。 512发病初期,可选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30%氯氧 化铜悬浮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77%
氢氧化铜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敌 菌灵或70%
甲基硫菌灵或70%
代森锰锌600~800倍液、3%三环 唑·
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等喷雾防治2~3次,隔10~15天1次,交替喷施,前密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