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姜种选择 各地应根据栽培目的和市场要求选择优质、 丰产、抗逆性强、耐贮运的优良品种。选姜块肥大饱满、皮色光 亮、不干裂、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和无机械损伤 的姜块留种。 432 姜种处理 4321 晒姜 播种前20~30天,将姜种平摊在背风向阳的 平地上或草席上,晾晒1~2天。傍晚收进室内或进行遮盖,以防 夜间受冻;中午若日光强烈,应适当遮阳防暴晒。 4322 困姜 姜种晾晒1~2天后,将姜种堆于室内并盖上 草帘,保持11~16℃,堆放2~3天。剔除瘦弱干瘪、质软变褐的 劣质姜种。 4323 催芽 北方在4月10日左右进行,南方在3月25 日左右进行。在相对湿度80%~85%、温度22~28℃条件下变温 催芽。即前期23℃左右,中期26℃左右,后期24℃左右。当幼芽 长度达1厘米左右用于播种。 4324 掰姜种 (切姜种) 将姜掰 (或用刀切)成35~75 克重的姜块,每块姜种上保留一个壮芽 (少数姜块也可保留两个壮 芽),其余幼芽全部掰除。 4325 浸种 采用1%
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或用草木灰 浸出液浸种20 分钟,或用 1% 石灰水浸种 30 分钟后,取出晾干 备播。 44 播种 441 播种期 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442 播种密度 高肥水田每亩种植5000~5500株 (行距 60厘米,株距20~22厘米);中肥水田每亩种植5500~6000 株 (行距 60 厘米,株距 18~20 厘米);低肥水田每 亩 种 植 6000~ 1527500株 (行距55厘米,株距16~18厘米)。同等肥力条件下,大 块姜种稀植,小块姜种密植。 443 播种方法 按行距开种植沟,在种植沟一侧10厘米处 开施肥沟,施种肥后,肥土混匀后搂平。将种植沟浇足底水,水渗 下后,将姜种水平排放在沟内,东西向的行,姜芽一律向南;南北 向的行,则姜芽一律向西。覆土4~5厘米。 45 田间管理 451 遮阳 当生姜出苗率达50%时,及时进行姜田遮阳。 南、北方均可采用水泥柱、竹竿等材料搭成2米高的拱棚架,扣上 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北方也可用网障遮阳,将宽幅60~65厘 米、遮光率为40%的遮阳网,东西延长立式设置成网障固定于竹、 木桩上。若用柴草作遮阳物,要提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北方8月 上旬、南方8月下旬及时拆除遮阳物。 452 中耕与除草 生姜出苗后,结合浇水、除草,中耕1~ 2次。或用 72%
异丙甲草胺乳油或 33%
二甲戊灵乳 油 进 行 化 学 除草。 453 培土 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结合追肥、浇水进行培 土。以后每隔15~20天培土一次,共培土3~4次。 454 水、肥管理 4541 出苗期 出苗80%时浇一次水。降雨过多的地区, 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浇水和雨后及时划锄。 4542 幼苗期 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 左右为宜,及时排灌,浇水和雨后及时划锄。于姜苗高30厘米左 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4543 旺盛生长期 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80%为宜,视墒情每4~6天浇一次水。做好排水防涝。三杈期前 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 455 扣棚保护 北方地区可进行扣棚保护延迟栽培。具体 做法:初霜前在姜田搭起拱棚,扣上棚膜,使生姜生长期延长30 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