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培育辣椒苗, 有时出现生长停滞、 顶芽萎缩, 叶变小、 色发 黄的现象 (彩图17)。 (1) 发生原因 ① 与品种抗性有关 耐寒、 耐阴的品种因在越冬育苗时抗性强、 生长快, 黄化现象很少出现, 而抗性弱的品种, 或常规种, 发芽势低 的种子, 生长势弱, 引起黄化。 ② 土壤过干 开春后气温上升快, 苗床易干, 若太干, 幼苗不 能通过吸水而吸收
肥料, 导致缺肥缺水, 引起黄化。 ③ 光照不足 冬春育苗季节自然光照较弱, 阴雨天多, 加上苗 床设施遮光等因素, 苗床内普遍光照不足, 易引起幼苗黄化。 实质是 秧苗老化的一种表现。 ④ 虫害防治不力 蚜虫为害, 引起花叶病毒, 叶片表现轻微斑 驳黄化。 (2) 防止措施 ① 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 耐阴、 发芽势强的杂一代新种子, 并 对种子进行高温烫种消毒。 ② 保温防寒 温度低时, 以保温为主, 特别是寒冷、 霜冻季节, 棚内架小拱棚, 再盖遮阳网或农膜、 草帘等保温, 尽量保持10℃ 以 上温度, 促进幼苗生长。 开春后温度较高时, 要注意通风透光, 以加 强光照为主, 并适时露苗炼苗, 适应外界天气。 ③ 加强光照 加强覆盖物的揭盖管理, 在能基本维持苗床适温 第一章 辣椒 51的前提下, 苗床上的不透明覆盖物, 每天要尽量早揭晚盖, 延长光 照时间; 在阴雨天也要将其揭开, 让苗接受散射光; 晴好天气的中 午前后, 要根据床温揭开部分或全部透明覆盖物, 让苗床直接照自 然光。 揭盖棚膜的顺序是: 早上先把小拱棚揭开一半, 再全揭, 然后开 南边大棚门, 再对开, 中午气温高时, 揭裙膜; 下午闭棚时, 与开棚 顺序相反, 即先闭裙膜, 再闭大棚门, 最后盖小拱棚。 ④ 及时追肥 春暖后如果秧苗叶色淡黄, 叶小, 茎细, 表现缺 肥, 就应该追肥, 可用10%腐熟人粪尿 (去渣) 浇施, 或将浓度为 0.3%~0.5%的三元
复合肥 (或
尿素) 溶解在水中, 用喷壶喷施, 施 肥后喷少量清水, 洗净叶面上的
肥料, 防止烧叶, 然后敞开苗床通 风, 蒸发散失苗上的水。 ⑤ 适时浇水 越冬育苗, 在温度低时, 浇水掌握 “宁干勿湿” 的原则, 但也不能太干, 土面可以过白, 但扒开土表以下1~2厘米 要见湿。 特别是开春后, 由于气温上升快, 土壤易干, 要经常浇水, 保持湿润, 促进幼苗生长。 ⑥ 防虫防病 及时用抗蚜威、
吡虫啉等防蚜。 如已出现病毒病 症状的, 要及时用菌毒清、 盐酸吗啉胍·铜、 混合脂肪酸等喷洒2~ 3次。 ⑦ 喷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为补救措施, 可对秧苗喷射一次10~ 20毫克/千克
赤霉酸+0.3%
尿素, 7~10天可开始见效, 秧苗逐渐恢 复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