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苗生长是打基础的时期, 壮苗的要求是主根和幼茎粗 壮, 侧根发达, 子叶和第1对单叶较肥大, 节间较短, 地上部高 度增长较缓慢。 (2) 从第1片复叶开始植株节间短, 节数多, 叶片浓绿, 鲜 嫩不老。 (3) 进入开花期后应封行适时, 最大叶面积指数在 4~5。 主茎及分枝节数多, 各节开花多, 形成茂盛花簇而少脱落。 (4) 成熟时植株高大整齐, 直立不倒, 落叶后分枝在行间 互相交 错, 荚 色 整 齐, 很 少 或 没 有 灰 白 色 的 瘪 荚, 荚 内 籽 粒 饱满。 根据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发挥主导因素的增产作 用, 克服次要因素对增产的限制, 在一定的肥力、 栽培水平上协 调各产量因素的关系, 密度合适, 结荚多, 秕粒少, 籽粒饱满, 才能发挥大豆品种的生产潜力, 提高籽粒产量。 第二章 大豆种子生长发育特性 3142 大豆种子的品质形成有哪些 大豆种子的品质形成与大豆种子的蛋白质、 油分含量以及种 皮色、 脐色、 光泽、 利用要求及商品价值有关。 (1) 蛋白质。 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 在大豆开花 后10~30天, 氨基酸增加最快。 花后最初的15~22天内, 由正 在发育着的子叶所合成的蛋白质是 “代谢蛋白”。 在22天前后, 开始时脂肪和蛋白质同时积累, 后来转入以蛋白质积累为主。 后 期蛋白质的增长量占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的一半以上。 (2) 油分。 大豆籽粒含油量在开花后45天以前, 随种子成 长而增加, 其中又以开花后30天左右增长最快, 开花后45天 (乳熟期) 达到高峰, 以后略有下降。 结荚鼓粒期是提高种子含 油量的重要时期, 籽粒形成后7天又是提高种子干重和油分绝对 含量的关键时期。 大豆籽粒油分与蛋白质含量之和约为 60%, 这两种物质在形成过程中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