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用良种 应选择专用或兼用于韭薹生产的品种, 如徐州 四季韭、 中华韭薹王、 寿光韭薹1 号、 寿光韭薹2 号、 铜山早韭 薹、 平韭杂1和平韭杂2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① 播种 一般采取育苗移栽。 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 过磷酸 钙25千克左右。 在长江流域, 一般于3月中下旬, 当地温稳定通 过l0℃时适期早播, 亩苗床用种4~5 千克, 单株定植可栽5000 米2, 小丛定植, 可 栽 种 3500 米2, 大 丛 定 植, 可 栽 种 大 田 2000 米2。 播后盖1.5~2厘米厚细土, 再在畦面上每亩用50%
扑草净 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7.5~10千克喷雾。 ②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至苗高15厘米前小水勤浇, 结合浇 水追施腐熟粪肥2~3次, 每亩顺水冲施1次
辛硫磷或
敌百虫0.5~ 1千克。 苗高15厘米后控苗。 及时剔除病、 弱苗。 (3) 适时定植 ① 整土施肥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 克、
硫酸钾20千克、
尿素10千克, 加
辛硫磷或
敌百虫粉剂1.5千 克防治地下害虫。 深翻30厘米, 整平耙细, 作2米宽平畦。 ② 定植 苗龄80天左右, 苗高20厘米, 5~6片叶时, 按行 距40厘米, 穴距l8~20 厘米, 每穴4~5 株栽植。 栽后浇透水。 夏季高温高湿, 韭苗易腐烂, 要随挖随栽。 栽前要选苗分级, 用 144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根杀灭潜入根茎的韭蛆。 (4) 田间管理 ① 春夏管理 定植缓苗以后, 立秋之前, 一般不追肥浇水和 收割, 要适当蹲苗, 防止幼苗过高过细和入伏后倒伏。 热雨后及时 浇水降温防烂根。 ② 秋季管理 8月中旬以后要重施肥, 每亩施腐熟优质粪干 1000千克、 过磷酸钙100千克, 施肥后连续浇2~3次水。 方法是 将充分腐熟的粪干撒于行间, 并且喷药防治韭蛆, 划锄使土肥混匀 后再浇水。 9 月 上 旬 至 10 月 上 旬, 随 水 追 肥 2 次, 每 亩 施 氮 肥 50~60千克; 草木灰要单施, 每亩施100~200千克。 10月中旬以 后停止追肥浇水。 ③ 冬季管理 若韭苗生长健壮, 肥水充足, 当年就可扣棚; 若当年移植的韭菜苗生长量小, 宜露地越冬, 在叶片枯萎回韭后, 浇足冻水。 ④ 第二年春季管理 及时上土防韭菜跳根。 方法是在春季选 晴天中午把土均匀地撒在畦面, 也可结合上土掺施部分土杂肥。 ⑤ 第二年夏秋季管理 夏季管理的中心是培养 “葫芦”, 积累 养分, 措施是排水防涝、 及时除草、 摘除花薹、 适当追肥。 秋季管 理要增加肥水供应, 减少收割次数, 及时防韭蛆。 秋末冬初如不进 行露地越冬, 即可及时扣棚, 转入保护地生产。 ⑥ 第二年冬季保护管理 a. 扣棚 适宜的扣棚时间应从移栽的第二年 12 月上旬后开 始。 一般第一刀收割前, 分别在青韭长到7~8厘米及15厘米左右 时各培土1次。 第二刀青韭培土应在收割前4~5天进行。 b. 追肥
基肥充足时, 从扣棚到第一刀收割不需要追肥, 第 一刀收割后, 苗高10厘米左右每亩顺水追磷酸二铵50千克, 出薹 期间每7~8天浇一次水, 并随水追硝酸铵30~35千克。 韭菜40 厘米左右高时, 用竹竿加拉绳支架, 防止倒伏。 c. 温度管理 扣棚初期以保温增温为主, 一般不通风。 在第 一刀收割后, 温度达到25℃ 以上时, 可先从棚两端通风。 第二刀 145收割后放风量应逐渐加大。 d. 病虫防治 韭蛆, 分别在5月中旬、 6月中旬、 10月上中 旬每亩用1%苦参碱粉剂 2~4 千 克 配 液 灌 根, 或 每 亩 顺 垄 撒 施 2.5%
敌百虫粉2~2.6千克, 或用48%
毒死蜱乳油600毫升或辛 硫磷-
毒死蜱合剂 (1+1) 800毫升, 稀释成100倍液, 去掉喷雾 器喷头, 对准韭菜根灌药。 采收前10天内禁止用药。 灰霉病, 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或亩用腐霉利烟剂450克防治。 霜霉病或疫病, 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64%霜 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 (5) 采收韭薹 韭薹有韭菜早割早出薹, 多割早出薹, 晚割晚 抽薹, 少割少抽薹, 不割晚抽薹的特性。 因此, 用于韭薹生产的韭 菜, 要适当早割、 多割, 不要不割。 一般在覆盖保护的条件下, 凡 当年栽植的韭菜春节前后只收割一刀, 多年生可在春节前后收割二 刀以后便停止收割青韭, 割韭菜时留茬宜高, 一般4~5厘米, 收 割后养根壮苗促韭薹生长。 一般4月份开始出薹, 5月份采收, 保温性能良好的棚室设施 可提早到3月份前后出薹, 4月份采收, 出薹盛期, 每2天可采收 一次, 至9月下旬结束。 采后按0.5千克左右扎成一把, 再扎成大 捆, 浸入水中保鲜, 次日清晨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