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细菌性疫病 (彩图19) 又称叶烧病, 是豇豆的一种普通病 害。 高温高湿、 雾大露重或暴风雨后转晴的天气, 最易诱发该病。 栽 62 豆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培管理不当, 大水漫灌, 肥力不足, 偏施
氮肥, 长势差易加重发病。 (1) 识别要点 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茎和荚。 ① 叶片受害 从叶尖和边缘开始, 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 随 病情发展, 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的褐色至红褐色坏死斑, 病斑周围有 黄色晕圈, 一般直径不超过5毫米, 病部变硬, 薄而透明, 易脆裂。 叶片干枯如火烧状, 故又称 “叶烧病”。 ② 茎蔓发病 初为水渍状, 发展成褐色凹陷条斑, 环绕茎一周 后, 致病部以上枯死。 ③ 豆荚发病 初为褐红色近圆形斑, 约1~2毫米, 略凹陷, 后 变为红褐色, 有菌液溢出, 荚内种子发病变褐或腐烂。 叶片也可无斑 点而表现萎蔫, 茎秆上产生溃疡或大裂缝。 (2) 防治方法 ① 种子处理 用占种子重量0.3%的95%敌磺钠原粉或50%福 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或用 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500 倍液, 浸种24小时。 ② 农业防治 实行3年以上轮作。 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选留 无病种子。 播种前种子用45℃恒温水浸种15分钟后捞出, 移入冷水 中冷却。 加强栽培管理, 避免田间湿度过大, 减少田间结露的条件。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 性粉剂3000~4000 倍液, 或77%
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 500 倍 液、 14%络氨铜水剂 300 倍 液、 65%代 森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500 倍 液、 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隔7~10天一次, 连续 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