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冬瓜、 丝瓜、 瓠瓜、
西瓜和南瓜等瓜类蔬菜, 雌花未开花 或开花后, 子房不膨大, 瓜条不再生长发育, 逐渐变黄而自行萎蔫, 这种现象称为化瓜。 瓜类化瓜现象十分普遍, 尤其是日光温室栽培, 由于管理不当, 化瓜现象十分严重, 有时高达30%。 (1) 化瓜原因 ① 营养生长不足或过旺 早期植株的营养供给不足, 如水肥供 应不足, 土壤含水量低于20%, 根系发育不好, 植株瘦弱, 雌花营 第一章 黄瓜 43养供应不足, 易化瓜。 或水肥过多, 土壤含水量过高, 特别是
氮肥过 多, 植株徒长, 养分大部分用于枝叶生长, 仅少量供给果实的发育, 空气湿度大, 容易引起病害, 化瓜多。 ② 气候条件不适 花期阴雨连绵, 昼夜温差大, 养分消耗多, 阴雨天或昆虫活动少时, 授粉受精不良。 温度过高, 白天超过35℃, 夜间高于20℃, 瓜蔓徒长, 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温度过低, 白天 低于20℃, 夜间低于10℃, 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或定植密度过大, 温室、 大棚内阳光过于不足, 易化瓜。 ③ 种植过密 黄瓜根系主要集中在近地表, 密度大, 根系竞争 土壤中养分, 地上部分茎叶竞争空间, 使透光性及透气性降低, 光合 效率低, 消耗增加。 ④ 病虫害影响 如黄瓜霜霉病、 细菌性角斑病、 白粉病、 炭疽 病、 黑星病等叶部病害直接为害叶片, 造成叶片坏死, 导致化瓜, 蚜 虫、
茶黄螨、 白粉虱、 红蜘蛛等害虫, 通过吸取叶片汁液, 造成黄瓜 生长不良 而 引 起 化 瓜。 在 保 护 地 内 栽 培, 多 因 灰 霉 病 发 生 而 引 起 化瓜。 ⑤ 与品种特性有关 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一般不易化瓜, 相 反化瓜多。 ⑥ 不合理采收影响化瓜 当商品瓜成熟以后, 或有畸形瓜、 坠 秧瓜, 如果不及时采收, 会使刚开放的雌花养分供应不足而造成化 瓜。 或将蔓上的半成品也全部采收, 植株上全剩下刚开放或末开放雌 花, 营养集中供给植株生长, 造成徒长, 导致严重化瓜。 ⑦ 二氧化碳浓度不够 黄瓜喜温耐光, 对气体浓度非常敏感, 温室中二氧化碳不足时能引起化瓜。 氨气、 二氧化硫、 乙烯等气体过 多, 亦可引起化瓜。 (2) 防止措施 ① 培育壮苗, 增强抗逆能力, 定植前加强锻炼, 保护地栽培在 低温时注意加温, 高温时及时放风, 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 晚15~18℃。 为弥补植株间的光照不足, 栽培的密度要根据季节、 品种、 形式而定, 早熟品种可比中晚熟品种密度大些, 夏季栽培、 露 地可比冬季栽培、 保护地栽培密度大些。 架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光照, 应根据栽培的需要选择架形。 44 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② 加强前期肥水管理, 促进发根, 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中后期 追肥要根据植株长势进行, 促控结合。 保护地栽培, 容易出现二氧化 碳浓度过低, 可通过放风、 空气对流, 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或补 充二氧化碳施肥, 或在棚内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加强光合作用, 减少 化瓜, 增加产量。 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 鸡粪、 人粪尿、 豆饼等有机 肥, 氮素
化肥最好和过磷酸钙混合使用或深施到土壤里, 少用
尿素, 追肥后加强通风。 ③ 阴雨天和昆虫少时, 进行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 化瓜率可 下降72.5%, 并提高坐果率。 ④ 尽量选择单性结实能力强, 坐果率高的品种。 品种要根据季 节、 栽培环境 (露地、 保护地) 的不同进行选择。 早春保护地栽培应 选择耐低温、 弱光的品种; 夏季露地栽培要选择抗高温、 长日照的晚 熟品种; 秋季栽培要选择苗期耐高温、 后期耐低温的中晚熟品种; 冬 季栽培一定要选择耐弱光、 短日照、 抗严寒的品种。 ⑤ 绑蔓整枝等田间操作时仔细, 避免损伤幼瓜。 ⑥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密切注意病虫害发展动态, 对病害首先 是防, 其次是治, 对虫害早治。 保护地栽培时, 要加强通风换气, 增 强光照, 减少病害发生。 ⑦ 幼果生长旺盛期用
磷酸二氢钾或高效
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如黄瓜雌花开花后, 可分别喷雾
赤霉酸、
吲哚乙酸、 腺嘌呤等, 化瓜 率下降50%~75%, 单瓜增重15~30克, 采收时间提前0.9~5.5 天。 亩用农用稀土30克, 温水稀释成一定浓度进行叶面喷洒, 对减 少化瓜促进果实生长具有明显作用。 ⑧ 适时采收已达商品成熟度的果实, 以利幼果成长, 采收瓜时, 及时多收 商 品 成 熟 瓜、 畸 形 瓜 和 坠 秧 瓜, 不 要 抢 摘 半 成 熟 的 小 商 品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