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圆叶枯病在高温高湿、 特别是多雨的高温季节易流行。 菜地 114 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潮湿, 黄瓜生长衰弱, 种植过密, 通风透光差,
肥料不足, 均易引起 发病。 (1)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叶片。 发病时叶片 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 圆形, 直径10~30毫米, 病斑渐渐变为 褐色, 病健交界不明显, 有的病斑有黄晕。 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黑褐 色的霉层, 即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低洼或易积水地应采用高畦深沟种植, 不宜过密,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 采收后清除病残体, 及时深翻。 实行2年以上 的轮作。 采收后清除病残体, 烧毁或深埋。 及时深翻, 以消灭初侵 染。 田间生长期间发现病叶及时摘除。 增施有机肥, 植株缓苗后在黄 瓜叶片上每 7 天 左 右 喷 施 一 次 磷 酸 二 氢 钾 300 倍 液, 定 植 前 灌 足 底水。 ② 化学防治 出现长期阴雨绵绵的天气, 于傍晚在棚内每亩用
百菌清烟剂250克, 均放在5处, 用暗火点燃, 发烟时闭棚, 第二天 早晨揭棚放风。 每隔10天一次, 连熏3次。 发病初期喷25%络氨铜 水剂500倍液, 或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35%碱 式硫酸铜悬浮剂400~700倍液、 1∶1∶200
波尔多液、 50%混杀硫 悬浮剂500倍液、 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60%
多菌灵盐酸盐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 隔10天喷一次, 连续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