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红粉病 (彩图40、 彩图41) 是近年来塑料大棚或温室黄瓜 等瓜类作物生产中新发生的病害之一, 一般发生在黄瓜生育中、 后 期, 10~20片叶开始发病。 棚室黄瓜发生多, 露地黄瓜在夏季多雨 高湿条件下也可发生。 在多雨高湿季节, 苗床上也能发生黄瓜红粉 病。 春季温度高、 湿度大、 光照不足、 通风不良的温室易发生。 密 植、 植株徒长、 生长衰弱等原因造成该病易发生。 土壤黏重、 偏酸、 种子带菌、
肥料未充分腐熟、 有机肥带菌或
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 体的易发病。 地势低洼积水、 排水不良、 土壤潮湿易发病, 高温、 高 湿、 多雨、 日照不足易发病。 (1)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一般在生长的中后期开始发病。 由下向上发生, 在叶片上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黄褐色病 斑, 病健部界限明显, 大小为1~5厘米, 湿度大时边缘呈水浸状, 病斑薄易破裂。 植株中部的叶片上病斑较小, 但数量较多。 植株上部 的叶片上病斑为圆形, 小且少。 当高湿持续时间长时, 病斑上生有浅 108 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橙色霉状物 (典型症状), 且迅速扩大, 致叶片腐烂或干枯, 引起化 瓜。 病斑比炭疽病大、 薄, 呈暗绿色, 不产生黑色小粒点, 别于炭疽 病和蔓枯病。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 高畦地膜栽 培, 适度密植, 及时整枝、 绑蔓, 注意通风透光。 选用无滴膜, 防止 棚顶滴水。 摘瓜、 绑蔓等农事活动应在露水消失后进行。 雨季加强田 间排水,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 增施磷
钾肥, 及时 追肥。 ② 种子消毒 用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 钟, 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第二天播种。 ③ 烟熏或喷粉 发病初期每亩用15%
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克, 熏烟; 或喷10%
百菌清粉尘剂, 每亩1千克。 ④ 化学防治 重点是在苗期下雨前后和发病初期摘去病叶后施 药, 每隔5~10天再行用药, 连治3~4次。 可选用50%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 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80%炭 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20%
噻菌铜悬浮剂500倍 液、 50%
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 20.67%恶唑菌酮·
氟硅唑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 防治。 5~7天喷一次, 连续3次, 注意轮换用药。 采收前3天停止 用药。 在上述药液中加入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 液, 可以提高防效。 露地栽培的黄瓜, 要在高温多雨季节, 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