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病 (彩图36), 为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严重发生地 块病株率达100%, 造成产量损失30%~50%, 严重的达50%以上。 菜农俗称根上长土豆或根上长瘤子。 连茬、 重茬的种植棚室, 发病尤 其严重, 在早春期间, 大棚中容易形成有利于线虫发生的温度和湿度 104 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条件, 所以棚室中在5月上旬容易造成线虫大发生, 尤其是在沙性土 壤的大棚中, 更易暴发成灾。 越冬栽培黄瓜产区线虫病害发生普遍, 已经严重影响了冬季黄瓜生产和经济效益。 在生产中, 地势高燥、 土 壤疏松、 盐分低、 重茬地都有可能使线虫发生较重。 除为害黄瓜外, 还可为害番茄、 茄子、 菜豆、 大白菜、 青椒、 胡萝卜、 芹菜等多种 蔬菜。 (1)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植株根部或须根。 黄瓜被害后, 地上 部分常常无明显的症状。 为害严重时, 有的病株在中午温度高时呈现 叶片萎蔫现象, 并且生长缓慢, 发育不良, 植株比较矮小, 叶片发 黄。 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 暂时萎蔫的植株又可恢复正常, 随 着病情发展, 萎蔫不能再恢复。 根部受害后, 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 结, 使整个根肿大, 粗糙。 瘤状物初为白色, 表面光滑较坚实, 后期 变成淡褐色腐烂。 剖开根结感病部位有很多细小的半透明乳白色线虫 埋藏其中 (即雌成虫)。 (2) 防治方法 ① 生态防治 无虫土育苗, 选大田土或没有病虫的土壤与不带 病残体的腐熟有机肥按6∶4比例混匀, 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1.8% 阿维菌素乳油100毫升混均用于育苗。 ② 棚室高温、 水淹灭菌 黄瓜拉秧后的夏季, 土壤深翻40~50 厘米混入沟施生石灰每亩200千克, 可随即加入松化物质秸秆每亩 500千克, 挖沟浇大水漫灌后覆盖棚膜高温闷棚, 或铺施地膜盖严压 实。 15天后可深翻地再次大水漫灌闷棚持续20~30天, 可有效降低 线虫病的 危 害。 处 理 后 的 土 壤 栽 培 前 应 注 意 增 施 磷、 钾 肥 和 生 物 菌肥。 ③ 氰氨化钙消毒 棚室在高温条件下用氰氨化钙消毒。 方法是: 在前茬蔬菜拔秧前5~7天浇一遍水, 拔秧后立即每亩均匀撒施60~ 80千克氰氨化钙于土壤表层, 也可将未完全腐熟的
农家肥或农作物 碎秸秆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旋耕土壤10厘米使其混合均匀, 再浇 一次水, 覆盖地膜, 高温闷棚7~15天, 然后揭去地膜, 放风7~10 天后可做垄定植。 处理后的土壤栽培前应注意增施磷、
钾肥和生物 菌肥。 ④ 药剂防治 在黄瓜播种或移植前15天, 每亩用0.2%高渗阿 第一章 黄瓜 105维菌素可湿性粉剂4~5千克, 或10%噻唑膦颗粒剂2.5~3 千克, 加细土50千克混匀撒到地表, 深翻25厘米, 进行土壤消毒, 均可达 到控制线虫为害的效果。 或用10%硫线磷颗粒剂每亩3~4千克, 沟 施用药, 或3%氯唑磷颗粒剂每亩4千克均匀施于定植沟穴内。 发病 初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200倍液, 或50%
辛硫磷乳油 1000~1500倍液等药剂灌根。 每株灌药液250~500毫升, 每隔7~ 10天灌1次, 共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