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小拱棚套地膜覆盖栽培, 可在5月底至6月初上市, 达到早 186 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熟栽培的目的, 效益较好。 (1)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 耐低温、 外形美观、 商品性好, 单 瓜重1~1.5千克, 肉质糯、 粉、 甜, 口感佳的优良品种。 (2) 培育壮苗 ① 播种期 一般在大拱棚内于2月下旬至3月初育苗, 若天气 寒冷, 可在大拱棚内再加盖小拱棚。 ② 营养土准备 可用大田土6份、 腐熟厩肥4份, 分别过筛混 匀, 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优良腐熟细鸡粪10千克、 过磷酸钙2千 克、 三元
复合肥3千克和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充分混合 均匀后装入营养钵内密排在苗床上。 苗床是平畦, 畦宽1.2米, 深度 以放入营养钵与地面持平或略低便可。 ③ 催芽播种 播种前晒种1~2天, 然后将种子放入55~60℃的 热水中不断搅拌, 直到水温降到30℃, 浸泡8小时, 捞出沥干。 然 后再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以钝化病 毒, 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稍晾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 下催 芽, 36~48小时后开始出芽, 当芽长到 0.5 厘米左右时开始播种。 播前先将营养钵浇透水, 水渗完后播, 先在营养钵中央按一个种穴, 种子平放, 每钵下种1粒, 播种后盖1~1.5厘米厚的湿润细土。 将 营养钵在苗床上码好, 畦面上盖薄膜保温保湿。 ④ 苗期管理 出齐后可喷一遍
霜霉威防治猝倒病。 出苗前保持 白天25~30℃, 夜间15~18℃。 出苗后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5~18℃。 为培育壮苗, 可在幼苗长至3叶1心时喷施叶面宝 或0.5%
尿素+0.3%
磷酸二氢钾1~2遍。 定植前7~10天炼苗, 白 天温度控制在20~22℃, 夜间开始控制在13~15℃, 后几天夜温逐 渐降至10~13℃。 (3) 整土施肥 定植前先整地, 施底肥起垄。 挖宽60厘米、 深 40厘米的施肥沟, 20厘米的熟土翻到一边, 20厘米的生土翻起与施 入的
肥料混合均匀。 双膜栽培南瓜, 应一次性施足底肥。 每亩地施腐 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或鸡粪1000千克、 饼肥50千克, 三元复 合肥30~40千克,
硫酸钾10~15千克。 之后再将熟土填回沟内整平 地面起垄。 双行定植起小垄, 垄高15~20厘米, 垄宽40厘米, 垄距 40厘米, 起垄后在定植前1周铺地膜, 搭1.5米宽小拱棚以提高地 第四章 南瓜 187温为定植做准备。 (4) 及时定植 约3月底至4月初定植。 定植适期为外界气温 稳定在10℃以上, 小拱棚内10厘米深地温15℃以上, 选择晴天上午 定植, 株距40~45厘米, 行距2.5米。 把苗坨放入挖好的穴中, 先 埋土到苗坨一半, 定植不宜过深, 浇暗水, 埋土盖住苗坨即可。 边定 植边扣棚膜, 棚膜要拉紧, 四周要压严。 (5) 田间管理 ① 温度管理 定植后5 天内尽量不通风, 保持棚温白天 25~ 30℃, 夜晚15~18℃促缓苗。 此后随天气变化管理棚温, 使棚内最 高温不超过35℃, 最低温不低于 10℃。 开花结果期控制白天 25~ 27℃。 温度过高通风时要逐步加大通风量, 先由两头揭膜通风, 再到 中间通风, 通风口也由小到大, 切勿猛揭通风口, 防止小苗受寒害。 当日平均气温到18℃时, 可昼夜通风, 外界最低气温超过12℃ 可撤 除小拱棚。 ② 肥水管理 定植前施足底肥后, 至南瓜伸蔓期一般不追肥。 一般在每次坐果后果实膨大至250克左右时进行, 结合浇水每亩追施 三元
复合肥20千克、
硫酸钾10千克; 若追施有机肥, 可每亩开沟追 施腐熟的干鸡粪200千克。 南瓜生长期可浇水3~4次, 坐果后要保 持地面见干见湿。 ③ 植株调整 南瓜主蔓和侧蔓均可结瓜, 但主蔓坐果力强, 一 般采用主蔓整枝或双蔓整枝。 单蔓整枝只留主蔓, 侧蔓全部摘除。 双 蔓整枝除留主蔓以外, 再从茎基部选留一健壮侧蔓作营养蔓。 这两种 整枝方法都是主蔓留果, 一株2~3个, 主蔓坐果时, 第八片叶以下 的雌花不要留果, 以后均可留果。 当瓜蔓长到50厘米长时, 要结合 整枝进行压蔓, 可以土块压蔓, 也可直接将瓜蔓一部分埋入土中固 定, 促发不定根, 增强肥水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