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冬瓜于6月上中旬播种, 选用抗病耐热、 皮硬耐藏的高产良 种, 如广东青皮、 湖南粉皮冬瓜、 青杂1号等, 采用高0.6~1米的 矮棚 (彩图106) 结合地膜覆盖栽培, 效益相当可观。 (1) 培育壮苗 ① 床土准备 选地势高,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苗床。 用40%的 菜园土打碎过筛、 60%腐熟有机肥、 1%~2%的过磷酸钙和1%复合 肥混合拌匀作营养土。 营养土消毒可用甲醛100倍液喷洒, 1000千 克培养土需甲醛0.2~0.25千克, 喷后拌匀堆置, 盖塑料膜闷2~3 天揭开, 一周后, 待土中药气散尽后使用。 或 1000 千克培养土 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溶于水中喷洒, 拌匀后覆盖薄膜, 2~3天后揭开, 药气散尽后使用。 ② 催芽播种 一般每亩大田需播种子50~100克。 先将种子放 入50~55℃的温水中, 维持15分钟, 然后自然冷却至30℃左右, 继 续浸种12~14小时。 把浸种后的种子揉搓洗净, 用湿纱布包好, 置 30℃左右催芽。 每天翻动种子2次, 并用温水冲洗种子一次, 晾干。 约2~3 天后, 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将营养土装入规格 (9~10) 厘 米×13厘米的营养钵中, 每钵播催芽籽一粒, 覆土, 轻浇水。 也可 先播种后浇水。 ③ 苗期管理 播种至子叶充分展开, 白天气温30~35℃, 夜晚 高于15℃。 第一片真叶露心到两片真叶展开, 白天25~28℃, 夜间 10~15℃。 温度高时, 可在中午前后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 两片真 叶到三 四 片 真 叶, 逐 步 将 遮 阳 网 揭 去, 白 天 温 度 20~30℃, 夜 晚 15~20℃。 播种前后要浇足水, 雨后及时清沟排水, 久晴不雨要勤浇 水, 保持 土 壤 湿 润, 浇 水 宜 在 清 晨 或 傍 晚 进 行。 幼 苗 前 期 可 施 用 0.2%~0.3%的
尿素水溶液, 或加入0.1%~0.2%的
磷酸二氢钾水 溶液, 施后应淋些水。 播种后约30天, 三四片真叶时定植。 第五章 冬瓜 237(2) 整土定植 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 过磷酸钙50 千克、 花生麸50千克、
复合肥20千克, 耕翻后整平地面, 浇一次透 水。 待水下渗后做成畦高0.25米、 宽2米高畦。 盖透明地膜或黑色 地膜, 拉平, 压严。 每畦种两行, 株距0.7~0.8米, 用细土盖好定 植穴, 浇足定根水。 (3) 田间管理 4~5片真叶期, 距瓜苗8~10厘米处扎10厘米 深的洞或沟进行追肥, 土壤水分充足时用土将洞口封严, 如缺水, 施 肥后每洞灌0.5千克水, 待水渗完后封口。 亩施人粪尿250~300千 克, 或
尿素3~4千克。 伸蔓期后, 距瓜苗约50厘米处开深15厘米 的施肥沟, 亩施花生饼肥30千克、 有机肥1000千克。 坐瓜后追施催 瓜肥。 定植后即浇足定根水, 天气晴朗应每天浇一次水, 直至缓苗。 开 花期前通过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开花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 坐 果后应及时浇催瓜水。 果实迅速膨大期, 遇涝及时排水, 遇旱及时灌 溉, 灌水在早晚进行。 果实成熟时期应减少灌水。 冬瓜主要靠主蔓结果, 整蔓方式有四种: 一是坐果前摘除全部侧 蔓, 坐果后侧蔓任其生长; 二是坐果前摘除全部侧蔓, 坐果后留3~ 4条侧蔓, 其余侧蔓摘除, 主蔓打顶或不打顶; 三是坐果前后均摘除 全部侧蔓, 坐果后主蔓不打顶; 四是坐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 坐果 后主蔓保留若干叶数后打顶。 及时引蔓, 一种为两棵植株交叉引蔓, 将瓜蔓引向对方的棚架, 呈交叉式; 一种为每棵植株在自己的株距范围内环形引蔓。 引蔓的同 时应及时绑蔓。 在雄花开放的当天早晨或前一天傍晚取下, 贮藏在纸箱或小竹篮 中, 于早晨取花粉涂在当天开放的雌花上。 套上硫酸纸袋防雨。 一般大型冬瓜每株只留1瓜, 留瓜雌花以第二至第四个为宜。 应 在瓜未坐稳前让第二至第四个雌花能坐果的就坐果。 若几个瓜都坐住 后, 选长势旺的留下, 其余的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