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枯病 幼苗出土前造成烂籽和烂芽。 幼苗出 土以后,则在幼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发生褐色凹陷的病斑; 继则向四周发展,颜色逐渐变成黑褐色;直到病斑扩大缢 缩,切断了水分、养分供应,造成子叶垂萎,最终幼苗枯 倒。 发病棉苗一般在子叶上没有斑点,但有时也会在子 叶中部形成不规则的棕色斑点,以后病斑破裂而穿孔。 以低温多雨适合发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2)炭疽病 当棉籽开始萌发后,病菌即可入侵,常 使棉籽在土中呈水渍状腐烂;或幼苗出土后,先在幼茎的 基部发生紫红色纵裂条痕,以后扩大成皱缩状红褐色梭 形病斑,稍凹陷,严重时皮层腐烂,幼苗枯萎。 炭疽病常 在子叶的边缘形成半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红褐 色,干燥情况下病斑受到抑制,边缘呈紫红色,天气潮湿 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叶缘常因病破裂。 病斑表面常 产生红褐色黏物质,为病菌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 棉苗 在多雨潮湿低温时最容易得病。 (3)猝倒病 多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主要危害幼 苗,也能侵害棉籽和露白的芽。 最初在茎基部出现黄色 水渍状病斑,严重时成水肿状,并变软腐烂,颜色转成黄 褐,棉苗迅速萎倒。 它与立枯病的不同之处是茎基部没 有褐色凹陷病斑,在高湿的情况下,棉苗上常产生白色絮 状物。 (4)红腐病 致病菌侵害棉苗根部,先在靠近主根或 侧根尖端处形成黄色至褐色的伤痕,导致根部腐烂,受害 重时也会蔓延到幼茎。 得病棉苗的子叶边缘常常出现较 大的灰红色圆斑,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病斑表面会产生一 层粉红色孢子。 感染红腐病的幼苗,通常生长迟缓,发病 严重的也会造成子叶萎黄,叶缘干枯,以致死亡。 (5)轮纹斑病 多发生在衰老的子叶上,严重时也可 以蔓延到初生真叶,引起死苗。 被害的子叶,最初发生针 头大小的红色斑点,逐渐扩展成黄褐色的圆至椭圆形病 斑,边缘为紫红色,一般具有同心轮纹。 发病严重时,子 叶上出现大型的褐色枯死斑块,造成子叶枯死脱落。 叶 片和叶柄枯死后,菌丝会蔓延到子叶节,造成茎组织甚至 生长点死亡。 (6)褐斑病 最初在子叶上形成紫红色斑点,后扩大 成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病斑,边缘为紫红色,稍有隆起。 在多雨年份往往苗期发病严重,以致子叶和真叶满布斑 点,引起凋落,影响幼苗生长。 病斑表面散生的小黑点, 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7)疫病 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的颜 色开始时略显暗绿色,与健康部分差别不大,随后变成青 褐色;在病斑出现不久,天气放晴、空气湿度很快下降,病 斑部分失水呈浅绿色;遇日光照射后,不久呈黄褐色,病 健部界限明显,以后转成青褐色以至黑色。 在高湿条件 下,子叶水浸状,如被开水烫过一样,造成子叶凋枯脱落。 真叶期症状与子叶期相同,严重时子叶和真叶一片乌黑, 全株枯死。 (8)角斑病 幼苗染病后,先在子叶背面出现水渍状 透明的斑点,逐渐转变成黑色,严重时子叶枯落。 如遇多 雨天气,病菌可自叶柄侵入幼茎,形成墨绿色油浸状长形 条斑,严重时幼茎中部变细,折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