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大白菜的生产,用于供应秋末冬初市场时,宜选用耐 热性强、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如北京小杂 56 等;用于贮藏,供应 冬春市场时,宜选用生长期长、高产、耐贮藏的晚熟品种,如中白 83、鲁白 8 号等。 此外,还应根据当地生长季节、气候特点、栽培条 件、病害发生情况及消费习惯等选择适宜的品种,以获得较高的经 济效益。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品种和新优品种有: (1)郑白 4 号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熟结球白 菜一代杂种,1995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生 长期 75 天左右,株高 42.8 厘米,开展度 84.4 厘米。 外叶浅绿色。 叶球叠抱,倒三角形,球高 28 厘米,球径 26 厘米,球形指数 1.1。 单株净菜重 4.7 ~ 5.6 千克,净菜率 76%以上,每 667 平方米净菜产 量达 8 000 千克左右。 高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 品质佳,商品性状优。 河南省适宜播种期为 8 月 12 ~ 25 日,行株距 60 厘米×60 厘 米,种植密度每 667 平方米 1 800 ~ 2 000 株。 主要适宜华北、华中、 华南、西南、西北等部分地区种植。 (2)津绿 75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熟结球白菜一代杂 种,1997 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生长期 75 天左右。 株形直立紧凑,株高 55 厘米,开展度 62 厘米,为高桩直 筒青麻叶类型。 外叶少,叶色深绿,叶柄浅绿色。 叶球拧抱,球顶 花心,球高 50 厘米,单株净菜重 3.0 ~ 3.5 千克,每 667 平方米产净 菜 6 500 ~ 8 000 千克。 品质佳,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天津地区适宜播种期为 8 月上旬,10 月中旬收获,行株距 56 厘米×50 厘米,种植密度每 667 平方米 2 400 株左右,适宜全国各 地种植。 25 (3)中白 4 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资源研 究室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培育成的一代杂种。 植株生长势强,整齐 一致。 株高 48 厘米,叶球头球形,叠抱,结球紧实,叶球绿色,球形 指数1.4,单株净重 4 千克。 中晚熟品种,生长期 85 天。 高抗病毒 病和霜霉病,并兼抗其他病害。 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藏。 (4)鲁白 8 号(丰抗 70) 山东省莱州市西由种子公司选育。 双亲为石特和冠县 291 两个自交系。 为中熟品种,生育期 80 天左 右。 株高 40 ~ 45 厘米,开展度 65 厘米左右。 叶淡绿色,叶面皱, 叶柄白色,球叶叠抱,叶球呈倒圆锥形,单株净重 6 千克左右。 品 质好,抗病性强,适宜在山东、河南、陕西省种植。 (5)秋珍白 6 号 山东省济南历丰大白菜研究所育成,2001 年河北、山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 46 厘米左右,开 展度 57 厘米×60 厘米。 叶片绿色,叶面皱褶,叶柄、中肋绿白色。 球叶合抱,心叶开放,球顶部略尖,球高 42 厘米,球粗 18.2 厘米, 球叶数 36 片,单株毛重 3.2 千克,净菜率 72.6%。 生长期 68 天左 右。 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抗干旱,耐涝,耐热。 (6)黄芽 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采用回交育种法 育成的新品种。 株高 25 ~ 29 厘米。 叶色淡绿,叶面皱缩,中肋宽 而短,洁白。 叶球合抱,心叶外翻,鲜黄色,一般球高 28 厘米,横径 12 厘米,重 1 千克。 耐病毒病和霜霉病,品质好,耐寒性强,适于 晚播晚收。 与原黄芽菜(地方品种)相比既保持了原有黄芽菜的 优良品质和耐寒性,又明显地提高了抗病毒病能力和丰产性能。 (7)北京新 3 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中 晚熟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 80 天。 植株半直立,生长势较强旺。 株高 50 厘米左右,开展度 5 厘米。 外叶 13 片,叶色较深,叶面稍 皱,叶柄绿色。 叶球中桩叠抱,球高 33 厘米,球宽 19.3 厘米,结球 速度快、紧实,单株净菜重 4.2 千克,每 667 平方米产量 7 500 ~ 8 500 千克,净菜率 85%。 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品质好,耐 26 提高大白菜商品性栽培技术问答贮存。 北京地区立秋前后播种,10 月下旬收获。 (8)郑杂 1 号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种,亲 本为小青口 72049 和早黑叶 92 两个自交系。 早中熟品种,生育期 70 ~ 80 天。 株形紧凑,外叶直立,深绿色,球叶叠抱、黄白色。 叶球 为半高桩圆桩形,单株净重 3.5 千克。 品质佳、抗病、适应性广。 (9)中白 1 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资源研 究室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培育的一代杂种。 中熟品种,生育期 75 天。 株高 48 厘米,外叶色深绿,叶柄色绿。 叶球头球形,叠抱、紧 实,球形指数 1.5,单株净重 4 千克,净菜率 85%。 对霜霉病、病毒 病、软腐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10)北京新 1 号 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种。 亲 本为 782181 和 2039?5 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为中晚熟品种,生育 期85 ~ 90 天。 株高 50 厘米,开展度 75 厘米左右。 叶片深绿色,叶 面皱瘤较多。 叶球叠抱、直筒形,单株净重 3.5 千克。 品质好、较 抗病、耐贮存。 适宜北京市郊区种植。 (11)太原二青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 种。 亲本为玉青自交系和青麻叶自交不亲和系。 为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 90 天。 株高 60 ~ 65 厘米,叶球为长筒拧心型,外叶绿,菜 帮浅绿色,卷心紧,单株净重 4 ~ 6 千克。 生长势强,适应性广,抗 病毒病和霜霉病。 纤维少,风味浓,品质上等,耐贮藏。 外叶开展 度小,适宜密植,但需要高水肥,注意施足
基肥。 该品种省内外种 植面积甚大。 (12)太原二包头 山西省太原市地方品种。 为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 90 天。 属头部略肥大的包头品种,球顶一片叶子盖严,叶 球高 30 厘米,叶片圆阔,叶面稍皱,有刺毛,菜帮部分短而宽,单株 毛重 3.5 千克左右。 分高桩和矮桩 2 个系统,高桩的生长期略长, 产量也略高。 有白帮和青帮两种,白帮质嫩,耐贮性不如青帮;青 帮抗病性强,吃起来风味浓。 品质上等,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主栽品 27 种之一。 (13)辽白 1 号 晚熟,生长期 85 天。 株高 50 ~ 55 厘米,开展 度 55 厘米左右。 叶色绿,青白帮,叶球长筒形,净菜率高,平均株 重 3.5 千克,品质好。 该品种上心快、包心紧,对环境条件有比较 广泛的适应性,表现稳产,抗病性较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较高,可作鲜、渍、贮用。 (14)通杂 1 号 吉林省通化地区园艺所以地方良种通园 2 号作母本,“改良”为父本,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育出来的稳定 自交不亲和系所培育的一代杂种。 株高 50 厘米,开展度 60 厘米。 外叶绿色,叶面稍皱,心叶稍黄。 叶球短筒形,舒心,单株毛重 3.0 ~ 3.5 千克。 生育期 90 天。 对病毒病和软腐病抗性中等,对霜 霉病和白斑病抗性较强,叶球纤维少,味略甜,品质上等。 (15)龙协白 3 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采用高 抗芜菁花叶病的抗源 78?23?2 和 006 自交系培育的一代杂种。 株 高 50 厘米,开展度 60 厘米,球形指数 1.6。 生育期 85 天。 味甜, 适口性好,抗病性强。 (16)城青 2 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杂种 一代。 株高 34 厘米。 开展度 55 ~ 60 厘米,叶深绿色,叶球高 32 厘米,横径 22 厘米,重 3 千克左右,绿白色,叠抱,球紧实。 抗病毒 病,耐霜霉病和软腐病,品质中上。 生长期 95 ~ 100 天,每 667 平 方米产净菜 4 000 ~ 5 000 千克。 此外,晋菜 3 号、郑杂 2 号、豫白菜 4 号、新乡小包 23、豫新 1 号、秋杂 1 号、中白 78、津绿 80、津绿 75,鲁白 11 号、鲁白 9 号、秦 白 4 号等品种也适宜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