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防治玉米疯顶病,其发病因素有哪些?

2024-10-04 15:45 作者:李先生  

玉米疯顶病在病区田间发病率一般为5%~10%,个别严重田块甚至绝收,对玉米生产影响极大。下面介绍一下怎样防治玉米疯顶病,以及其发病因素有哪些等问题。

一、玉米疯顶病的发病因素

玉米播种后到5叶期前,田间长期积水是疯顶病发病的重要条件。玉米发芽期田间淹水,尤其适于病原菌侵染和发病。春季降水多或田块低洼,土壤含水量高,发病加重。小麦和玉米带状套种也有利于发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太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是疯顶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二、怎样防治玉米疯顶病

(1)农业防治措施

①播种后严格控制土壤湿度,玉米5叶期前避免太水漫灌,及时排除降雨造成的田间积水;②收获前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集中烧毁。

③收获后彻底清除并销毁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控制病菌在田间扩散。

④与非禾本科作物,如马铃薯,大豆、曹蓿等进行轮作,

(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20%精甲霜灵浮种衣剂种子包衣53~76克/100公斤种子。

三、玉米疯顶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该病的病原菌为大孢指疫霉玉蜀黍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存活在寄主植物组织里的细胞间,孢囊梗很短,单生,由气孔伸出,其上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倒卵形或洋梨状,具紫褐色或浅黄色的乳突。

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为椭圆形。藏卵器球形至椭圆形,浅黄褐色至褐色。卵孢子球形,浅黄色,位于寄主维管束及叶肉组织中不易散出,萌发后产生孢子囊。1~3个雄器侧生,浅黄色。

四、玉米疯顶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玉米疯顶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在潮湿的土壤中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的组织,其菌丝完成系统发育。孢囊梗从寄主叶片上气孔伸出,其上产生孢子囊,藏卵器在病部大量产生。

田间植株在4~5片叶以前若土壤湿度饱和,苗期就可发病,土壤湿度饱和状态持续24~48小时,就能完成侵染,是由于饱和的湿度使土壤中的卵孢子开始发芽并提供了游动孢子活动的水湿条件,使其能顺利到达玉米侵染点。

该病多发生在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春种果树忌讳哪些? 下一篇:如何防止新栽果树苗变“僵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