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楝属(学名:Khaya)是楝科下的属。
非洲楝,楝科非洲楝属,大乔木,高达20~35m,直径0.8~1.3m。本属8种,分布于非洲,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海南也有引种栽培。心边材区别明显,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无毛;椭圆形至近圆形,边有圆形膜质的翅,心材红褐色至乌檀色,常具黑褐色同乌檀色条纹,因此常被称之为非洲乌檀木。生长轮细腻不明显。光泽好。木材结构细,略均匀;强度较高;耐腐。干燥宜慢,略有端裂。气干密度0.80~0.86g/cm3
非洲楝属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达350米或更高;幼枝具暗褐色皮孔,树皮呈鳞片状开裂。叶互生,叶轴和叶柄圆柱形,无毛,长15-60厘米或更长;小叶6-16,近对生或互生,顶端2对小叶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下部小叶卵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或略圆形,稍不对称,叶面深绿色,背面苍绿色,侧脉9-14对,干后两面稍突起,全缘;小叶柄长5-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上生,短于叶,无毛;萼片4,分离,阔卵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瓣4,分离,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毫米,无毛;雄蕊管坛状;子房卵形,无毛,通常4室。蒴果球形,成熟时自顶端室轴开裂,果壳厚;种子宽,横生,椭圆形至近圆形,边缘具膜质翅。
此树属楝科。半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互生,羽状复叶;圆锥花序腋上生;花两性,4-5基数;花萼4-5裂,裂片几达基部;花瓣4或5片,分离;雄蕊管坛状或杯状,花药8-10枚,着生于雄蕊管内而近顶端;花盘杯状;子房4-5室,每室有胚珠8-16颗,柱头圆盘状,上面具4槽;果为蒴果,球形或近球形,木质,成熟时顶端4-5瓣裂;种子宽,横生,实际是非洲紫檀属(Swieteniamahagoni(Linn.)Jacq.)的近属种,并非真正紫檀木。
木材强度高,耐久,抗白蚁,宜于制作地板,室内装饰配件及护墙板;柜橱,高档家具、乐器、工艺品、镶嵌细木工、运动器材、重型结构,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作大件红木家具的辅材及其相关工艺产品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