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树期生长特点是树冠小、枝叶量少;生长势旺盛,发育枝多, 枝条生长长度一般在 1 米以上,树冠开始迅速扩大,并形成少量花 芽。 这一时期修剪主要任务是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增加枝叶量,选 好主枝,开张主枝角度,加快树形形成,培养枝组,并充分利用辅养 枝,为幼树早果丰产创造条件。 以促为主,长留缓放,多截少疏,扩 大树冠,并重视夏季修剪。 幼树期的长短与品种、砧木、栽培管理 措施有关。 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乔化品种 5 ~ 6 年就开始结果,矮 化砧嫁接品种和短枝型品种 3 年即可开花结果。 另外,栽培技术 和环境条件也影响幼树期的长短。 如修剪不当造成幼树徒长,氮 肥过多枝条不充实,难形成花芽等使结果期推迟。 在瘠薄土地上 幼树生长量过小,树体生长缓慢,则结果期来临的晚。 幼树期修剪,前 3 年尽量一枝不疏,多利用辅养枝结果,尤其 是下垂枝,并促生中短枝,尽早形成花芽结果,有空间的树继续扩 大树冠。 幼树主要靠辅养枝结果,采用压枝、缓放、别枝、曲枝、疏 枝、环剥和刻芽等方法,让辅养枝早成花结果。 随着幼树的生长, 树冠不断扩大,辅养枝也由小变大。 修剪时,可去强留弱,去直立 留平斜,去大留小,多缓放少短截,多留结果枝,尽量使其多结果。 当树冠已达到合理大小时,对辅养枝加以控制,主要是不让其影响 骨干枝的生长发育结果,不能影响冠内枝组生长,要根据不同部位 及其周围情况进行促控修剪。 如控制第一、第二层间着生在中央 领导干上的辅养枝的长势,以避免影响第一层主枝的正常生长,同 时,控制主枝背上、延长枝附近临时枝的长势,使其长势不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