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苹果生产中,稀植苹果园,主要采用的树形有主干疏层 形、自然开心形、二层开心形等;密植苹果园,主要采用的树形有小 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圆柱形和“ V”字形等。 以苹 果主干疏层形为例,其丰产树形结构特点如下。 79 (1)低干矮冠 干高 50 ~ 60 厘米,树冠呈半圆形或扁圆形,冠 高 3? 5 米左右;株行距 6 米左右的大冠形,树高一般在 4 米左右, 不超过 4? 5 米。 (2)主枝要少,侧枝适量,角度开张 充分利用第一层主枝。 丰产树的主枝多为 5 个左右,株行距大或树冠大的也不宜超过 7 个;全树侧枝 16 ~ 18 个;主枝角度一般为 70°左右,最小不低于 60°,但也不宜超过。 第一层主枝应占较大空间,它是全树主要的 结果部位,结果量占全树的 60% ~ 70%。 (3)充分利用辅养枝 幼树期的辅养枝是初结果树的主要结 果部位,可占结果总量的 30% ~ 70%,即使到了盛果期,也应培养 保留一些临时性辅养枝,控制利用结果。 (4)合理配备枝组 小枝组的分枝少,有效结果枝少,但所占 空间小,对光照和通风影响不大。 中型枝组分枝较多,结果枝也较 多,连续结果能力也强。 大枝组寿命较长,占的空间大,对光照和 通风状况影响较大,有效结果枝比例不高。 枝组在全树的分布特 点是上小下大,外小里大,上下左右穿插,既充分利用光照时间,又 不影响通风透光。 (5)适宜的叶幕厚度和叶幕间距 在有适当层间、枝间距离 的基础上,树叶幕外缘呈波浪形的,树冠内第一、第二层主枝叶幕 厚各以 50 ~ 60 厘米为宜,叶幕间距宜 80 厘米左右。 山岭薄地叶 幕厚度容易控制;平地肥水条件好,更要严格控制。 果树树冠内部 的光强应为自然光强的 20%左右。 树下全部荫蔽时,应注意疏 枝,减少叶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