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防风,中药材名。为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Peucedanum 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的根。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功能
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
注意事项
虚热、体虚多汗者禁服。
化学成分
川防风发油含叩巴萜,十四酸,六氢金合欢烯基丙,十六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酸,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9十八烯酸,十八酸。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证,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等症。
相关配伍
1、治风寒感冒:土藁本、防风、芫荽各15g,橘叶10片。水煎服。
2、治头痛:土藁本、川芎各15g,小风药3g,煎水服。
3、治腹寒痛:土藁本、小青藤、毛头寒药等分。为末,每次3g,温酒送下。(1-3方出自《西昌中草药》)
4、治风湿关节炎:防风、秦艽、桂枝、海风藤、鸡血藤各9g,水煎服。
5、治破伤风:防风、南星、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量为末,每次9g,日3次,热酒调服。另以药末酒调敷伤。
6、治目赤肿痛:防风、桑叶、菊花、栀子各9g。水煎服。
7、治神经性皮炎:防风、苍术、白鮮皮、黄柏各30g放在布袋内蒸热,趁热外敷,每次1小时,每日1次。
8、治风疹(荨麻疹)防风、荆芥各9g,蝉蜕6g。水煎服(4-8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采收加工
10-11月采挖,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性状
根呈圆锥形,稍弯曲。表面棕色,栓皮脱落处显共同棕色斑,且不规则的纵沟和较密的侧根痕,根头柄端有残茎,略呈分枝状,环纹不明显。质较,易折断,断面致密。气微,味甘。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