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酸藤木,中药名,(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Embelialaeta(L.)Mez的枝叶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功能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
主治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药理作用
消炎作用。
相关论述
《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毒消肿。”“根治闭经;鲜叶:捣取汁外搽治皮肤瘙痒。”
相关配伍
1、治小儿头癣:酸藤木根1.5g,水煎浓汤,温洗患处,每日洗两次。连洗3日。《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2、治脱肛,子宫下垂:酸藤木根30g,红蓖麻根15g,勒鲁根(露兜树根)25g,鸡肉适量,共煲服。《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叶片多卷曲,展平后呈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5.5cm,宽1-2.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侧脉不明显。叶柄短,长5-8mm。有时可见小枝细圆柱形,长短不一,紫褐色。气微,味酸。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