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床是指栽培天麻而设置的坑或窖。 在天麻栽培过程中,菌 枝及菌材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在以下情况时,才有必 要预先准备菌床,一是无性繁殖栽培天麻中,选择固定菌床法栽培 天麻,必须要先培育好菌床;二是在进行有性繁殖栽培中,用撒播 有性繁殖种子的方法来生产天麻,也必须在菌床中完成。 (1)培养场地的选择 培养菌床的场所的选择不但要考虑适 合于蜜环菌生长,而且也要考虑适合天麻生长的需要。 培养菌床 的选地原则和标准与栽种天麻的选地条件是一致的。 (2)培养菌床的时间 冬季 11 月份是栽种天麻的季节,为此 准备的菌床应在当年 6 ~ 8 月间培菌,这期间高温多雨,菌床中蜜 环菌长好后,正好赶上栽培天麻时用。 进行有性繁殖的播种期一 ·85· 第五章 天麻栽培技术般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为此,准备的菌床应在播种当年 3 月上 旬至 4 月中旬培养菌床。 关于培养菌床时间的确定,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只要 能赶上时节就行。 如当地气温条件较好,接菌时间快培养时间可 以稍延迟;反之就应适当提前。 (3)培养菌床的方法 培养菌床的菌种最好是用菌枝作菌 种,其次为菌材,但其产量不如菌枝。 菌床不宜过大,大菌床一旦 污染杂菌损失较大,小穴不但操作管理方便,纵然杂菌污染损失也 小。 一般深 30 厘米、长宽各为 50 ~ 60 厘米见方。 长度应根据菌 材的多少而定,如每穴 10 根菌材,分 2 层,菌床长度应略宽于 5 根 单层菌材的直径之和。 根据选用菌种不同,培养菌床有 2 种方法。 ①菌枝培养菌床 挖好穴后松动底土,平铺一薄层树叶,树叶 上放 3 ~ 5 根新棒,粗棒放底层,棒与棒之间相距 1? 5 ~ 2 厘米,两棒 间摆放 3 ~ 4 节已培养好的菌枝,加大接菌量发菌快,可抑制杂菌 生长,菌枝培养多时在新棒的两个横头也可放一根菌枝,盖土一薄 层,填好棒间缝隙,然后如法培养上层,最后覆土 5 ~ 8 厘米厚。 ②菌棒培养菌床 在菌枝未能培养好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已 培养好的菌棒培养菌床,由于只用一半新材,故营养状况不及菌枝 培养的菌床。 培养方法与菌枝培养方法相同,惟有用菌棒代替菌 枝作菌种,如每穴 10 根棒,下层放 3 根菌棒、2 根新棒,上层都为 新棒。 培养菌床与菌材培养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处有以下几点:一 是培养菌床时新材只有 2 层,不像培养菌材那样放满窖,目的是便 于播种和栽培天麻。 二是新材排放之间要预留 1? 5 ~ 2 厘米的空 隙。 三是新材上下底层要添加一定的阔叶树的树叶。 四是窖上部 盖土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