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秧苗子长出3~5片真叶、苗龄30~40天时,一般在7月下 旬至8月上中旬即可定植。结合整地施肥,进行做畦。栽植密度 因品种而异,一般每667米2 定植1500~2500株,如黑茄王每株 结3个茄子打顶,只需1800~2200株,高垄定植,便于排除雨水, 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沤根和病虫害发生。为防止幼苗日晒萎蔫,定 植时应选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定植水要浇足浇透。对徒长的幼 苗,不要栽植过深,可采取卧栽的方法,以促成不定根的生成。 为了让植株适应大棚环境,近几年,秋延后一般都带膜定植, 大棚两侧的膜卷起。由于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为了缓苗 降温,要浇缓苗水,并实行大通风,促进发根缓苗。定植后2~3天 进行中耕,以增加根的通气性。5~7天新根发出,心叶展开表明 已缓苗。缓苗后多次中耕保墒、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因此时温度 高,若土壤水分过大,极易引起徒长。少浇水,及时松土,控制徒 95 长。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保湿。若秧苗徒长,定植后可喷施
矮壮素 (10升水对2毫升)加以控制。 开花时用防落素蘸花。门茄膨大后可随水冲施
尿素,每667 米210~15千克,对茄膨大时再追肥1次。密植栽培的(3000株以 上)可在对茄瞪眼后,其上留2~4片叶打顶,每株只结3个茄子, 果实个大,均匀。一般密度栽植的应双秆整枝,及时摘除下部黄 叶、病叶,搭架防止倒伏。 带棚膜定植的大棚,9月中旬以前,要将大棚两侧的膜撩起, 无雨时开通风口通风,以降温散湿。高温天气的中午可用遮阳网 进行遮阴降温。9月中旬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要逐渐把大 棚的两侧膜放下,白天开口通风,夜间盖严。10月中旬以后,当夜 间温度降至15℃以下时,可在棚内覆盖小拱棚,白天控制温度在 25℃~30℃,夜间要保持在16℃~18℃。再冷时,在大棚和小拱 棚之间盖一层薄膜,即三层覆盖,可适当延长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