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棚茄子生产中落花落果的防治措施如下。 第一,注意促进长柱花生长,减少短柱花的比例,以利坐果率 89 的提高。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措施是加强花果期的温度管理,在结 果期适温范围之内,温度稍低,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 15℃~20℃,使花芽分化稍迟缓,有利于长柱花的形成,可有效地 控制短柱花的比例。另外生产中要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夏季高温 期应注意浇水降温,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用遮阳网搭荫棚,以降 低温度,促使坐果率提高。 第二,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植株长势中庸,以平衡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的关系,以利坐果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一次追肥应适时, 最好应在门茄直径3厘米大小时,适期追肥,防止施肥过早,导致 花果脱落,以后每采一次果,施一次追肥,进行营养补充,防止植株 早衰导致生产能力降低。一般每667米2 追施
尿素10~15千克、
硫酸钾10~15千克。另外,应注意施肥比例适当,防止偏施
肥料 引起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失衡,特别是应注意防止因偏 施
氮肥导致植株徒长现象的出现,一般茄子生产中适宜的氮、磷、 钾三者的比例2∶1∶1.7为宜,生产中要注意观察植株的长势,应 采用促弱控强的方法,以平衡植株的长势。 第三,加强株型调整,保证植株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坐果。 生产中应注意及时摘除老枝、老叶,由于茄子一般在分杈处成花结 果,因而在生产中应注意促生分杈,一般一、二、三分杈处所结果多 为有效花,能很好地发育和坐果,而四杈之后,则花芽分化差,坐果 率低,多为无效花,因而在生产中应注意摘除四杈之后的分杈,以 控制田间枝量,集中营养供给,以利坐果。 第四,加强病虫害防治。在生产中应加强对黄萎病、红蜘蛛、 蚜虫的防治,具体防治见病虫害部分。 第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或喷花保果。具体方法和药剂 参见前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