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种植划分为6个稻作区。 其中,南方有3个 稻作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93.6%;北方有3个稻作区, 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左右。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包括广 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和台湾、海南省 和南海诸岛全部。 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 种植制 度是以双季籼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与
甘蔗、花生、 薯类、豆类等作物当年或隔年的水旱轮作。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 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山脉,北毗秦岭、淮河。 包括江 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省(市) 的全 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 约占全国稻作总 面积的61%。 本区双、单季稻并存,籼、粳、糯稻均有,杂 交籼稻占本区稻作面积的55%以上。 20世纪90年代以 来,本区的双季早稻面积锐减,使本区稻作面积从80年 代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68%下降到目前的61%。 本区稻 米生产的丰欠,对全国粮食形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耕作制度为双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并存。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 和西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 海等省(自治区) 的部分或大部分。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地貌、地形复杂。 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8%。 本区稻作 籼粳并存,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北京、天津、山东省(市)全 部,河北、河南省大部,山西、陕西、江苏和安徽省一部分。 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4%。 本区以单季粳稻为主。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辽东半岛和 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及吉林省全部、辽 宁省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 的稻作区域。 本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适于发展稻田机械化。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制。 黑龙江 省稻区粳稻品质十分优良,稻作面积已扩大到157万公 顷,成为我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 以西和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包括新疆、宁夏回 族自治区的全部,甘肃、内蒙古和山西省(自治区) 的大 部,青海省的北部和日月山以东部分,陕西、河北省的北 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 耕 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制,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