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抗、耐病品种 种植早熟、穗颈长、抗倒伏的 抗、耐病品种。 (2)及时处理带病稻草 铲除田边、水沟边杂草,减 少田间菌源。 (3)加强水稻栽培管理 插秧时采用宽窄行方式,有 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郁闭程度和田间湿度,减少 病原菌侵染的机会。 合理排灌,实行“浅—湿—干”间歇 灌溉技术,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科 学施用氮、磷、
钾肥,避免
氮肥施用过多、过迟。 做到早追 肥,分期施肥,使稻株生长健壮,不“贪青”、不“早衰”。 (4) 种 子 消 毒 常 用 药 剂 有:40% 多 菌 灵 胶 悬 剂、 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 (5)及时治虫防病 如稻田发生螟虫、稻飞虱等害虫 时,应及时防治,避免咬出伤口诱发病害。 防治方法参见 水稻虫害部分。 (6)本田喷雾防治以杂交稻及杂交制种田为重点 对杂交稻制种田应于剪叶后随即喷药保护1次。 晚稻可 于寒露风前后使用叶面营养剂混合杀虫、
杀菌剂喷施1~ 2次,以利抽穗及防病。 病害常发区应掌握幼穗分化至孕 穗期,根据病情、苗情、天气情况喷药保护1~2次。 常用 药剂有:40%
多菌灵悬胶剂、40%灭病威胶悬剂、50%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50%丰米 超微可湿性粉剂、40%多溴福可湿性粉剂、25%粉锈宁可 湿性粉剂、30%噻井可湿性粉剂、25%施保克乳油、25%
咪鲜胺乳油、40%稻瘟灵乳油、40%异稻瘟净乳油、50%
三唑酮·硫悬浮剂、22%双井水剂等。 喷药时应注意避开水稻扬花期,在上午10点之前或 下午3点之后喷药为宜,以避免影响水稻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