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适温、多雨的气候 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1年发生2~11代,自北 向南逐渐递增。 黄河以北的河北、辽宁地区,1年发生2~ 3代;河南北部,1年发生3代;河南南部、陕西中南部,1 年发生4代;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 及福建北部,1年发生4~6代;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台 湾等地,1年发生7~8代;海南岛1年发生9~11代。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广大稻区不能越冬,初次虫源均 来自迁飞。 每年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次北迁,秋季自北 向南有2~3次回迁。 第一次北迁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 中旬,虫源由大陆以外的南方迁入我国岭南地区,构成当 地第一代虫源。 第二次北迁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仍由大陆以外的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半岛等地向岭南和 岭北地区迁入,构成当地第二代(岭南) 或第一代(岭北) 虫源。 第三次北迁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由岭南地区向 岭北地区及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区迁入,并波及江淮地区, 构成该地区第二代或第1代虫源。 第四次北迁在6月下 旬至7 月中下旬,由岭北地区向江淮地区迁入,波及华 北、东北地区,分别形成当地第二代和第一代虫源。 第五 次北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由江南和岭北地区向江淮 地区和北方迁入,构成北方第二代虫源。 每年8月底至 11月份有3次回迁过程,第一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 旬,由北方和江淮地区向江南、岭北、岭南迁入。 第二、第 三次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和10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