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小灰包,中药名。为地星科植物小灰包LycoperdonpusillumBatschexPers的子实体。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肺利咽,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外伤出血,鼻衄。
功能
清肺利咽,散瘀止血。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外伤出血,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采集加工夏秋采收,在包被破裂前采摘,晒干。
相关论述
1、《西园菌谱》:“蛇枕、牛屎菰、马勃一种,形小。……亦名灰菰,生地上,如有石成块者,碎其中,有灰起。”
2、《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性平。有止血消肿、清肺、利喉、解毒等功效。用于扁桃体炎、喉炎、鼻出血及外伤出血等症。”
相关配伍
1、喉炎:小灰包3g,芒硝3克,水煎,加白糖服。
2、外伤出血:取适量敷伤口。
3、扁桃体炎:小灰包6g、忍冬藤15g、黄芩9g,煎服。(1-3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附注
与本品功效用途相近之种有:网文灰包(灰包)L.gemmatumFr,其味微涩,性平。亦有消炎止血的功效。多用于外伤出血,可作本品的替代种。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在包被破裂前采摘,晒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