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香苏草,中药名。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野拔子ElsholtziarugulosaHemsl.的全草。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具有疏风解表,利湿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
功能
疏风解表,利湿。
主治
用于感冒,头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9-15g。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疏风解表,利湿。主治感冒,头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
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头痛呕吐:香苏草9g,姜味草3g,防风6g。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消化不良,腹痛:小苏苏棵干花、叶适量。研末,拌红糖少许,每服3-6g,温开水送服。(《红河中草药》)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去杂质,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长30-150c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裂纹和白色短柔毛。叶对生,皱缩或脱落,展平后呈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长1-3cm,宽0.5-2cm,表面略绿色,有皱缩及粗毛茸,背面灰绿色,密生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0.5-2.5cm。在顶端或叶腋可见假穗状花序,花黄白色。气香,味辛、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