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藤三七,中药名。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Anrederacordifolia(Tenore)Steenis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具有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腰膝酸软,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功能
补肾强腰,散瘀消肿。
主治
用于腰膝酸软,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跌打扭伤,风湿病,类风湿病,消化道出血和久病腰痛等。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茴香各适量,捣烂敷伤处。
2、治类风湿:藤三七50g,南蛇藤10g,水麻柳30g,泡酒服。
3、治吐血:藤三七20g,牛耳大黄15g,水煎服。
4、治腰膝无力:藤三七30g,炖肉吃。
5、治疮痈肿毒:藤三七适量,捣烂外敷。(1-5方出自《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3》)
采收加工
在珠芽形成后采摘,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破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