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核,中药名。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var.majorN.E.Br.、野山楂CrataeguscuneataSieb.etZucc.或云南山楂Crataegusscabrifolia(Franch.)Rehd.等的种子。植物山里红,分布于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植物野山楂,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南等地;植物云南山楂,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广西等地;植物野山楂,分布于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具有消食,散结,催生之功效。主治食积不化,疝气,睾丸偏坠,难产。
功能
消食,散结,催生。
主治
食积不化,疝气,睾丸偏坠,难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吞。
注意事项
气虚便溏者禁服。
药理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相关论述
1、《纲目》:吞之,化食磨积,治癫疝。”
2、《冯氏锦囊·药性》:主催生,疝气。”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相关配伍
1、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核五钱(炒黄、研),沙苑蒺藜五钱(焙),鸡内金五钱(焙黄),加建曲五钱(焙)。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滚水送下。忌生冷。(《滇南本草》)
2、治阴肾癫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纲目》)
3、治难产,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海上方》)
采收加工
加工山楂或山楂糕时,收集种子,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种子呈橘瓣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mm,宽2-3mm。表面黄棕色,背面稍隆起,左右两面平坦或有凹痕。质坚硬,不易碎。气微。
2、饮片性状:参见药材形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