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需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2024-09-30 14:34 作者:李先生  

精播高产栽培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一方面 是降低基本苗, 防止群体过大, 建立合理群体动态结构; 另一方面 培育壮苗, 促进个体发育健壮。 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一整套与上述 原则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体系。 半精播栽培亦是在上述原则下的综合 栽培技术措施。 精播高产栽培要求以较高的土壤肥力为基础, 并配 以较好的肥水条件。 土壤肥力一般, 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不宜采 用。 适用于有一定的常规栽培经验, 技术条件成熟的农户和地区。 应具有适于高肥水的高产品种, 有可以适时早播的前茬地块, 有与 精播技术要求配套的精量播种机具。 在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 可 采用介于常规技术与精播技术之间的半精量栽培技术。 小麦精播高 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施足基肥, 配方施肥 要求0~20厘米土壤耕层养分含量 指标为: 有机质1.22%±0.14%、 全氮0.084%±0.008%、 水解 氮 (47.5±14)毫克/升、 速效磷 (29.8±14.9)毫克/千克、 速效钾 (91±25)毫克/千克。 根据上述指标, 一般掌握每亩施优质土杂肥 4000~5000千克、 标准氮肥20~25千克、 标准磷肥40~50千克, 缺锌地块每亩施硫酸锌1~2千克。 除氮素化肥外, 均作基肥, 氮 素化肥以50%作基肥, 50%于起身或拔节期追施。 (2) 精细整地作畦 耕作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苗生 长, 而且通过耕作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蓄水量, 加速 土壤速化, 提高地力, 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高产麦田要求深耕 翻, 打破犁地层, 一般要求机耕20~25厘米深, 随耕地随耙, 耙 细耙透, 做到上松下实。 深耕可结合增施土杂肥和磷肥肥料多时 应分层施肥; 肥少时, 可在深耕后铺肥, 再浅耕掩肥。 整平地面 后, 根据当地的耕作方式进行筑畦, 一般宽 2~3 米、 长 50~60 米, 有利于经济用水, 套种麦田结合留出套种行。 (3) 选用良种 选用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较高、 单株生产力 高、 抗倒伏、 大穗型、 株型紧凑, 光合能力强、 经济系数高、 早 熟、 落黄好、 抗病、 抗逆性强, 丰产潜力大, 品质好的优质高产品 种。 目前, 强筋和中筋小麦已有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较高, 适合于 精播高产栽培的优质品种。 同时, 要求种子纯度高一般在98%以 上, 发芽率在95%以上。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高产栽培的推 广品种。 (4) 适期播种 播种期以满足当地小麦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 为标准。 一般控制在日平均气温15~18℃, 冬性品种在16~18℃, 半冬性品种在15~17℃, 从播种至越冬开始, 有0℃ 以上的积温 650℃左右为宜。 播种时间一般掌握在9月28日至10月5日。 适 期播种的小麦, 麦苗生长健壮, 过早易旺长消耗养分, 过晚影响小 麦冬前的分蘖量和根系量, 不利于生长发育。 各地要根据当地冬前 的有效积温, 确定小麦适宜的播期。 (5) 足墒播种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 选用大小一致、 无夹 杂物及破碎损伤、 籽粒饱满、 发芽率高及发芽势强的种子作种用, 一般分别在98%以上。 要在足墒的基础上播种, 播种时要求土壤 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前, 可采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或药剂拌种。 确保一播全苗, 苗齐、 苗壮。 (6) 精量播种 按基本苗的要求和小麦籽粒大小、 千粒重情 况, 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大田采用精量、 半精量播种, 一般掌握多 穗型品种冬前每亩基本苗为8万~12万株; 大穗型品种为12万~ 16万株。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 可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机, 基本 符合精播要求。 一般每亩播种4~8千克, 可根据当地小麦品种类 型, 因地制宜确定播种量。 播种深度一般 3~4 厘米为宜, 行距 22~25厘米, 等行距或大小行播种。 (7) 及时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越冬阶段, 注意查苗补苗, 基 本苗较多、 播种质量较差的, 麦苗分布不够均匀, 疙瘩苗较多, 在 植株开始分蘖前后, 可进行间苗、 疏苗、 匀苗, 缺苗断垄的应移栽 补苗, 浇冬水前还可再行移栽补苗措施, 确保苗全、 苗匀、 苗壮。 冬前的壮苗指标为: 主茎叶6~7片, 单株分蘖节5~8个, 蘖、 根 比 (1∶1)~(1∶2)。 群体控制在多穗型品种每亩70万~90万穗, 大穗型品种每亩60万~80万穗。 (8) 浇好冬水 冬水能平抑地温变化, 有利于麦苗越冬长根, 保暖防冻, 减少枯叶, 防止死苗、 死蘖。 浇过冬水的麦田, 翌年春 季可适当推迟春季第一肥水时间, 有利于控蘖壮苗, 促根系下扎, 延缓小麦后期衰老进程, 提高粒重。 一般在11月底12月上旬浇冬 水, 不施冬肥。 (9) 返青-起身期 此期一般不追肥浇水, 只进行划锄镇压, 增温保墒, 促苗早发, 促进弱苗, 控制旺苗。 起身期麦田总茎数 多穗品种每亩90万穗左右, 大穗型品种每亩70万~80万穗, 麦 田群体超过这个指标, 就要深耕断根, 控上促下, 结合划锄清除 杂草。 (10) 重施起身期或拔节期肥水 精播麦田, 冬前、 返青期不 追肥, 而重施起身期或拔节期肥水。 高产麦田的氮肥一般后移到起 身拔节期, 此期的群体指标多穗型品种每亩80万~90万穗, 大穗 型品种每亩70万~90万穗。 对地力差、 群体小的麦田, 重施起身 肥, 每亩施硫酸铵30~40千克; 群体偏大、 偏旺的麦田, 可后移 到拔节期追施氮肥, 每亩25~30千克。 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如有 病虫害, 要及时防治, 确保秆壮、 穗足、 穗大, 追氮肥后移有利于 小麦高产和提高品质。 (11) 拔节-挑旗期 此期是肥水临界期, 要及时浇足孕穗水, 保花增粒。 对缺肥麦田及易早衰的品种, 适当追施孕穗肥, 每亩追 施硫酸铵10千克、 过磷酸钙10千克。 对于干叶尖严重的品种, 应 适当增加攻粒肥。 施好起身拔节肥, 是保穗、 增粒、 增重, 保证小 麦增产的重要环节。 (12) 抽穗-成熟期 小麦开花后浇足灌浆水, 土壤含水量保持 在土壤持水量的70%~75%, 以利于保叶、 养根、 增粒重, 籽粒 形成 期 降 到 60% ~70%; 灌 浆 期 为 50% ~60%, 成 熟 期 降 到 40%~50%。 这是精播高产栽培小麦拔节以后高效、 低耗的水分管 理指标。 在上述指标范围内, 气温高、 日照充足, 大气湿度小, 应 取高限, 反之, 则取低限。 此期间为预防干热风, 增加粒重, 可进 行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 蜡熟末期, 根据品种表现的固有特点进行 收获。 (13) 搞好病虫害防治 在精播高产栽培条件下, 小麦植株个 体比较健壮, 有一定程度的抗病能力, 但仍需十分重视防治工作, 对产量影响较大的锈病、 纹枯病、 白粉病、 全蚀病、 地下害虫及麦 蚜及其他病害, 都应及时防治, 并注意采用人工除草及化学除草的 方法消灭杂草危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一叶兰可以防蟑螂吗 下一篇: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