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喜冷凉气候, 其种子萌动后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环境 条件, 才能抽穗、 开花、 结实, 否则终生不结实, 这一现象称为小 麦的春化现象 (春化阶段)。 同时, 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也 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积温条件。 热量条件决定了小麦生命周期的长 短和产量、 品质的高低。 小麦每个生长发育阶段都有适宜、 过高、 过低三个界限温度指标。 温度适宜, 小麦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形成 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温度过高或过低, 会使小麦遭受热害或冷害, 生长发育不良, 降低产量和品质, 甚至整个植株死亡而造成减产。 小麦各生长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如下。 (1) 播种出苗期 小麦发芽要求的最适温度为20~30℃, 最 低温度为1~2℃, 最高温度为38~40℃。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 随 温度升高, 发 芽 速 度 也 快。 在 5~6℃ 时, 小 麦 出 苗 约 需 20 天; 16~18℃时, 小麦出苗需6~7天; 20~30℃时, 小麦出苗只需4~ 5天; 35℃以上时, 发芽速度又变缓慢; 40℃以上时, 小麦种子基 本不能发芽。 在黄淮平原冬麦区, 适宜的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16~ 18℃, 若日均温低于10℃或高于20℃时播种, 都难形成壮苗。 (2) 越冬返青期 当冬季日平均温度下降到0℃时, 小麦植株 基本上停止生长, 即开始越冬。 翌年春季, 小麦新生叶或跨年度生 长的叶片, 新长出1~2厘米后, 即为返青。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 过0℃时, 小麦根系已开始生长, 同时, 心叶也开始生长。 当气温 稳定通过3℃时, 晴天的午间温度可升到10℃以上, 新生分蘖、 根 和叶片都将明显生长。 在气温稳定通过5℃以后, 小麦进入春季分 蘖期。 小麦分蘖对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 当日平均气温在0℃时, 一 般不产生分蘖。 日平均气温3~6℃ 时, 分蘖缓慢生长; 6~13℃, 小麦分蘖稳健生长; 13~18℃, 分蘖生长最快, 但容易形成徒长的 旺苗; 18℃以上, 分蘖的发生受到抑制。 在幼穗分化阶段, 温度是 决定其进程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品种, 进入幼穗分化所需的气温 的高低及持续的时间不同。 一般在平均气温低于10℃ 时, 小麦光 照阶段进行缓慢, 延长了小麦幼穗分化时间, 有利于形成大穗。 (3) 拔节期 一般温度达到10℃ 左右, 茎秆节间开始缓慢伸 长,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伸长加快, 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 通常认为, 此期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偏低, 有利培育壮秆, 并能延长 小花分化的时间, 利于增加穗粒数。 当温度达20℃ 以上时, 节间 徒长, 机械组织发育不良, 缺乏韧性易倒伏。 (4) 扬花、 灌浆成熟期 通常条件下, 小麦抽穗后2~3天便 开始开花。 当日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时开花迅速, 10℃ 左右时开 花显著减慢, 低于10℃时, 不能正常开花授粉, 降至3℃以下, 花 药易受冷 害; 小 麦 灌 浆 期 的 适 宜 温 度 为 20~22℃, 上 限 温 度 为 26~28℃, 下限温度为 12~14℃。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稍偏低, 可延长灌浆时间, 有利于提高粒重; 温度偏高, 灌浆期缩短, 粒重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