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施肥是指通过施肥手段调控土壤养分, 培肥地力, 提高肥 料利用率, 经济有效地满足小麦高产对
肥料的需求。 (1) 坚持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 施用 有机肥 (
农家肥) 具有肥源广、 成本低、 养分全、 肥效迟 缓、 有机质含量高、 可改良土壤等优点, 对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都 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为确保小麦高产、 稳产的需要, 必须坚持增施 有机肥, 并与
化肥配合施用。 增施有机肥, 关键在于开辟肥源, 如 采用过腹还田、 秸秆还田、 高温堆肥、 种植绿肥、 积攒土杂肥等措 施。 但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缓慢, 在作物大量需求养分时又供应不 足, 因此小麦生产中一般将有机肥和
化肥配合施用, 取长补短。 (2)
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
基肥指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土壤 中的
肥料, 包括有机肥、 耕翻前施入的化学
肥料和播种同时施入的 种肥。 在小麦生产中, 一般将有机肥和小麦全生长季所需的磷、 钾 肥和一定量的氮素
肥料一并施入, 然后翻耕。 有些生产者有时将一 部分氮、 磷、
钾肥作种肥, 在播种时施入。
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 大, 较易流失, 所以需留出一定量, 在第二年作追肥施用。 在一般 田块中, 氮素
基肥施用量一般占40%~50%, 其余50%~60%用 作追肥。 (3)
氮肥和磷、
钾肥配合施用 氮、 磷、 钾是小麦生育必需的 三大元素。 由于氮、 磷、 钾的作用和小麦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时期 的需求量不同, 所以氮、 磷、
钾肥必须按小麦的营养需求量和需求 比例供给。 某一种元素施用过量或不足或比例失调, 不仅造成成本 上升, 还会对小麦生育和产量带来不良后果。 在一般高产田中, 氮、 磷、 钾的需求比例约为1∶0.5∶1.2, 而每生产100千克小麦 籽粒, 约需纯氮3千克、 磷1~1.5千克、 钾3~4千克。 具体田块 所需的施肥量, 则应依据产量目标具体测算。 (4) 测土施肥 (配方施肥)、 科学用肥 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 均表明, 测土施肥或配方施肥比按经验或习惯施肥效果好, 在有条 件的地方, 应大力推广应用这种施肥技术。 测土施肥时, 依据小麦 的产量目标和营养需求、 土壤供肥能力和
肥料效应 (含有机肥) 等, 提出氮、 磷、 钾
化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和
肥料间的比例, 并 依小麦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提出施肥建议或方案, 使营养元素的供 需做到科学、 合理和定量化。 (5) 依据土壤基础肥力和产量水平, 合理施肥 由于土壤基础 肥力不同, 施用同等
肥料的增产效果不同。 在施肥时, 应注意薄 地、 远地和晚茬地适当多施, 肥地可适当少施, 以有利于充分发挥
肥料的增产效益, 达到均衡增产目的。 (6) 重施
基肥, 适时、 适量追施苗肥, 培育冬前壮苗 施足基 肥能促进麦苗早发, 冬前培育壮苗、 增加有效分蘖和壮秆大穗。 根 据全国各小麦地高产经验, 以有机肥和磷、
钾肥及氮素
化肥用量的 50%~60%用作
基肥。 如果
基肥不足, 可适量追施苗肥, 以促进年 前分蘖, 提高分蘖成穗率。 (7) 越冬晚弱苗中产田重施、 早施返青肥, 越冬壮苗高产田重 施、 晚施拔节孕穗肥 一般越冬期晚弱苗中产麦田重施返青肥, 主 要目的是促进分蘖成穗和成大穗。 而越冬壮苗高产麦田由于前期 土、 肥、 水条件较好, 为了防止无效分蘖过多、 茎叶旺长、 群体过 大而造成倒伏, 因此要控制返青肥, 而在拔节孕穗期基部节间定 长、 群体叶色转淡、 植株以碳素代谢为主时, 重施拔节孕穗肥, 促 进壮秆大穗, 达到增穗、 增粒及增重的目的。 具体施肥时期要视土 壤肥力、 前期施肥状况、 苗情长势长相 (叶色、 叶面积、 茎蘖数 等) 及天气情况等而定。
氮肥总用量的40%~60%用作拔节孕穗 肥。 大量实践证明, 一般施肥量以每亩10千克
尿素增产效果显著。 (8) 生育后期叶面喷肥防早衰, 延长高效功能叶功能期, 增加 粒重 可结合小麦生长后期防治病虫害, 喷施
磷酸二氢钾和
尿素混 合液, 延长功能叶功能期, 有提高粒重的作用。 (9)
肥料与
农药混合施用 小麦生育后期是病虫害发生最严重 的时期, 这时需用药剂防治病虫害, 同时进行根外追肥或喷施激素 类物质来预防小麦的早衰或贪青, 减轻和避免干热风危害。 既要喷 药, 又要喷肥, 药肥混合关键在于
农药和
肥料能否混合使用。 酸性
农药不能与碱性
肥料混用, 否则
农药易分解失效; 铵态
氮肥和水溶 性
磷肥不能与碱性
农药混用, 否则降低
肥料的有效成分; 草木灰不 能与乐果药液混合喷施, 否则降低药效。 此外, 药肥能否混用还要 看对作物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以及可否提高肥效或药效。 有的
肥料 与
农药混用比单一使用效果更好。 如2,4-滴类
除草剂与
化肥混用 时, 不仅对作物无害, 而且能显著提高杀草效果。 (10) 优质专用小麦施肥应兼顾小麦产量和品质需要 面包专 用小麦生产过程中, 在选用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 一般都采取小 群体、 壮个体, 施足
基肥, 重施拔节孕穗肥, 辅以花期喷肥的
氮肥 施用策略。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 在有机肥、 无机肥和各种
肥料元素 合理搭配的基础上, 每亩施氮总量要达20千克左右,
基肥和追肥 的比例一般为6∶4。 在施足
基肥的基础上, 在小麦拔节后期, 每 亩追施
尿素10~15千克, 抽穗扬花期每亩可根外喷施
尿素1~2千 克。 饼干用小麦与面包用小麦在施肥技术上有所不同, 前者强调的 是低蛋白栽培, 后者要求高蛋白栽培; 故饼干用小麦在施肥方式上 强调施足
基肥, 重苗肥, 后期少施或不施
氮肥。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炮轰” 的施肥方式对生产饼干小麦非常实用, 而小群体、
氮肥 后移、 后期重追肥的栽培方式则可能降低饼干用小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