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苯磺隆 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
除草剂。 用于小 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 荠菜、 繁缕、 牛繁缕、 婆婆纳、 宝盖 草、 藜、 蓼、 地肤、 扁蓄、 麦瓶草、 麦家公、 猪殃殃等杂草。 对部 分2,4-滴丁酯类药剂不能防除的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 对禾本 科杂草无效。 在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均可施用。 以杂草生长旺盛期 (3~4 叶期) 施药防效最好, 每亩用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15克、 75%
苯磺隆干悬浮剂1~1.5克, 兑水30~40千克均匀茎叶喷雾。 施药后10~30天可见到对杂草的抑制作用。
苯磺隆对小麦安全性也很好, 在小麦出苗后至孕穗期喷施对小 麦产量均无影响。
苯磺隆可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2,4-滴丁酯、
二甲四氯钠、
苄嘧磺隆、
乙羧氟草醚等混用, 以扩大杀草谱。 两熟 地区麦田
苯磺隆应尽量早用, 冬前杂草基本出全苗或春季3月20 日前喷施为宜。 该药活性高, 使用时称量要准, 杂草对其反应较 慢, 药后4周才全部死亡。 喷施时防止药液飘移到敏感的阔叶作物 上, 药后60天内不可种阔叶作物。 (2)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使它隆) 吡啶类内吸传导型除草 剂。 对麦田猪殃殃、 大巢菜、 荠菜、 播娘蒿、 繁缕、 宝盖草、 野油 菜、 米瓦罐、 藜、 打碗花、 卷茎蓼、 地肤、 鸭跖草、 龙葵、 泽漆、 田旋花等有很好的效果。 从小麦出苗到抽穗均可使用, 在杂草小苗时使用效果最佳, 用 量为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60毫升, 兑水25~ 30千克进行茎叶喷雾。 可与2,4-滴、 二甲四氯等混用增加对婆婆 纳、 田旋花、 藜、 泽漆等杂草的防除效果, 也可与精唑禾草灵混 用, 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应尽量在杂草小苗时使用, 杂草植株较大 影响除草效果。 (3)
苄嘧磺隆 苄嘧磺隆是磺酰脲类超高效选择性内吸传导型
除草剂。 加入安全剂等可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 草, 如播娘蒿、 繁缕、 荠菜、 宝盖草、 猪殃殃、 附地菜、 卷耳、 婆 婆纳等。 用量为每亩用10%
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40克, 兑水30~ 40千克均匀喷雾。 可与麦草畏、 唑酮草酯 (快灭灵) 混用可扩大 杀草谱, 提高除草效果。 冬前用药防效优于春季用药。 (4) 甲硫嘧磺隆 对磺酰脲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而得到的新
除草剂。 对麦田播娘蒿、 荠菜、 宝盖草、 繁缕、 婆婆纳、 蓼、 铁苋 菜、 藜等阔叶杂草有很好的效果。 对稗草等单子叶杂草也有一定的 防效。 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均可使用, 每亩用10%甲硫嘧磺隆可 湿性粉 剂 20~30 克, 兑 水 30~40 千 克 均 匀 喷 雾。 对 小 麦 安 全 性好。 (5)
乙羧氟草醚 二苯醚类
除草剂。 对麦田播娘蒿、 荠菜、 宝 盖草、 繁缕、 泽漆、 大巢菜、 刺儿菜、 牛繁缕、 猪殃殃、 婆婆纳、 苍耳、 藜、 蓼、 鸭跖草等有很好的效果。 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均可施用, 用量为每亩用50%乙羧氟 草醚可湿性粉剂5~8克, 或10%
乙羧氟草醚乳油15~35 毫升, 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该药可与2,4-滴丁酯、
苯磺隆、 二甲四氯、
异丙隆、 绿麦隆 等混用, 可扩大杀草谱, 提高药效。 草龄小、 墒情较好时, 除草效 果更好。 只有在光照较好条件下才充分发挥药效。 用药后小麦叶片 有轻重不同程度的黄色灼伤斑点, 7天以后斑点逐渐消失。 (6) 唑草酮 三唑啉酮类触杀型选择性
除草剂。 对麦田播娘 蒿、 荠菜、 猪殃殃、 附地菜、 卷耳、 藜、 卷茎蓼、 扁蓄、 地肤、 婆 婆纳、 打碗花、 苣荬菜等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该药在小麦出苗后至孕穗期均可使用, 杂草2~3叶期为最佳 用药时期, 草龄越低效果越理想。 适宜用量为每亩用40%唑草酮 干悬浮剂4~5克, 兑水30~40千克喷雾。 麦田杂草对唑草酮反应快, 杂草3~4小时出现中毒症状, 在 药后5天有明显效果。 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喷药后, 叶片上会出现 黄色斑点, 但药后1周就可恢复正常绿色, 不影响产量。 唑草酮为 超高效
除草剂, 因此施药时药量一定要准确, 最好将药剂配成母 液, 再加入喷雾器。 喷雾应均匀, 不可重喷, 以免造成作物的严重 药害。 唑草酮只对杂草有触杀作用, 没有土壤封闭作用, 在用药时 期上应尽量在田间杂草大部分出苗后进行。 阴天施药效果不好, 见 光后药效能充分发挥。 不能加增效剂和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 不宜 与精唑禾草灵混用, 否则易出现药害。 施药器械要彻底清洗, 以 免药剂残留, 影响其他作物。 (7) 酰嘧磺隆 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
除草剂。 该药 在土壤中残效期短, 一般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用于小麦田防除猪 殃殃、 播娘蒿、 荠菜、 独行菜、 藜、 酸模叶蓼、 扁蓄、 田旋花、 苣 荬菜等阔叶杂草。 在小麦2叶至孕穗期均可用药, 以小麦冬前至春季分蘖期施用 为佳。 用量为每亩用50%酰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 兑水30~ 40千克喷雾。 该药施用时应尽量早用。 杂草叶龄较大或天气干旱又无水浇条 件时适当增加用药量。 杂草叶片吸收药剂后即停止生长, 叶片褪 绿, 而后枯死。 因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 因此施药时一定 注意防护。 (8) 唑嘧磺草胺 磺酰胺类内吸传导型
除草剂。 小麦吸收唑嘧 磺草胺后, 迅速进行降解代谢, 使该药活性丧失。 可有效防治麦田 多种阔叶杂草如荠菜、 播娘蒿、 藜、 卷茎蓼、 地肤、 鸭跖草、 繁 缕、 牛繁缕、 猪殃殃、 大巢菜等, 对幼龄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 作用。 在秋季杂草生长旺盛期或春季小麦返青期施用, 用量为每亩用 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3克, 兑水30~40千克进行均匀 喷雾。 使用时应注意: 油菜、 甜菜及棉花等对该药敏感, 注意施药时 应避免药液漂移到这些敏感作物, 下茬种植上述敏感作物的小麦田 禁用该药。 唑嘧磺草胺是超高效
除草剂品种, 单位面积用药量很 低, 因而用药量要准确, 最好先配制母液, 再加水稀释, 并做到喷 洒均匀。 与其他
除草剂混用时, 先往喷雾器中加入1/4水, 再加唑 嘧磺草胺母液, 然后加入其他
除草剂, 搅拌均匀。 唑嘧磺草胺做茎 叶处理应选择晴天, 温度、 湿度适宜时喷药, 在干旱、 冷凉条件 下, 该药除草效果下降。 施药时加入植物油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提高其除草效果。 可与氟草烟混用, 增加对大巢菜、 野豌豆、 卷 茎蓼、 田旋花等杂草的防除, 如需防除禾本科杂草, 可与精唑禾 草灵混用。 (9) 噻吩磺隆 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
除草剂。 小麦 对该药有抵抗力, 正常剂量下安全。 该药在土壤中被好气微生物分 解, 30天后对下茬作物生长无害。 可以用于小麦田有效防除播娘 蒿、 荠菜、 繁缕、 婆婆纳、 地肤、 藜、 蓼、 牛繁缕等阔叶杂草, 对 田旋花、 刺儿菜等杂草无效。 在小麦3叶期至拔节期, 大部分杂草出苗后2~4叶期施药最 为适宜, 每亩用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1.7~3.7克, 兑水30千 克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杂草对该药的反应较慢, 低温时用药, 药后4周以上杂草才能 全部死亡。 噻吩磺隆为超高活性
除草剂, 用药量低, 施药时药量一 定要准确, 用药时应先配成母液再倒入喷雾器。 施药应尽量掌握在 杂草发生早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进行, 以免作物覆盖影响药液触及到 杂草而影响除草效果。 同时喷药时要注意不要把药液喷到邻近阔叶 作物上, 以免产生药害。 用药后及时彻底清洗药械。 (10) 苯达松 苯并噻二嗪酮类触杀型苗后
除草剂。 可以用于 小麦田有效防除猪殃殃、 荠菜、 苍耳、 刺儿菜、 藜、 蓼、 繁缕、 苣 荬菜等阔叶杂草。 对小麦安全, 在小麦任何时期均可施用, 但以小麦2~5叶期 施药效果最好。 每亩用48%苯达松水剂130~180毫升, 兑水30~ 40千克进行茎叶均匀喷雾。 气温高、 土壤墒情好时, 施药除草效果好。 可与二甲四氯或柴 油混用, 可以扩大杀草谱, 提高除草效果。 (11) 麦草畏 安息香酸系
除草剂。 对麦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 叶杂草播娘蒿、 荠菜、 猪殃殃、 繁缕、 牛繁缕、 大巢菜、 藜、 蓼、 苍耳、 田旋花、 刺儿菜、 问荆等有很好的效果。 在小麦分蘖至拔节前, 每亩用48%麦草畏水剂25~40毫升, 兑水30~40千克, 均匀喷雾。 用药后一般24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 现畸形卷曲症状, 10~20天死亡。 麦草畏可与其他杀草谱不同的
除草剂混用, 以提高杀草谱。 小 麦3叶期前和拔节期后, 温度在5℃以下时, 不宜施用麦草畏, 以 免造成药害。 (12) 溴苯腈 苯腈类触杀型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剂。 对麦田 播娘蒿、 荠菜、 宝盖草、 繁缕、 藜、 蓼、 扁蓄、 婆婆纳、 牛繁缕、 大巢菜等有很好的效果。 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 阔叶杂草基本出齐苗后4叶期前的生 长旺盛时期, 每亩用22.5%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 兑水30~ 40千克均匀喷雾。 施药24小时内叶片褪绿, 出现坏死斑。 在气温 较高、 光照较强的条件下, 加速叶片枯死。 该药可与2,4-滴丁酯或
二甲四氯钠盐混用, 扩大杀草谱。 混 用剂量较各药剂单用时减半。 该药为茎叶处理触杀型
除草剂, 施用 时期应尽量提前。 杂草植株较大时, 除草效果降低, 另外施用后如 有降雨, 应该重喷。 (13) 2,4-滴丁酯 苯氧乙酸类激素型
除草剂。 对麦田播娘蒿、 荠菜、 泽漆、 繁缕、 宝盖草、 藜、 蓼、 猪殃殃、 米瓦罐、 葎草、 苦 荬菜、 刺儿菜、 田旋花、 小旋花等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 用量为每亩用72%2,4-滴丁酯乳油40~50毫升, 兑水30~40 千克进行茎叶喷雾。 用药后一般24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 曲症状, 7~15天死亡。 在小麦4叶期至分蘖末施药, 对小麦安全, 小麦在4叶前和分 蘖期后施药, 易造成小麦药害。 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期后才表现出 来。 轻者小麦抽穗时, 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 显 “鹤首” 状 (彩图11)。 重者麦穗表现畸形, 变成 “方头” 穗。 2,4-滴丁酯 的除草效果与温度有关, 在气温达到18℃ 以上的晴天喷药, 有利 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而提高除草效果, 若气温低, 阴天光照不足, 不仅药效差, 而且小麦的解毒作用降低, 容易引起药害。 2,4-滴丁 酯可以与麦草畏、 溴苯腈、
扑草净等混用, 剂量各减半, 以扩大杀 草谱。 (14)
二甲四氯钠 该药剂的除草范围与施药时期与2,4-滴丁 酯相同, 其最大优点是挥发性比2,4-滴丁酯低, 对小麦安全。 在冬小麦分蘖初期至分蘖末期为喷药适期, 每亩用55%二甲 四氯钠盐55~85克, 或用20%
二甲四氯钠盐水剂200~300毫升, 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在药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铵、 硝酸铵和 过磷酸钙等化学原料, 可提高除草效果。 二甲四氯与苯达松、 麦草 畏、
扑草净、
苯磺隆、 伴地农等
除草剂混用, 可减少
农药用量, 扩 大杀草谱, 并明显提高对抗药性杂草的防除效果。 (15) 双氟·唑嘧胺 磺酰胺类内吸传导型超高效
除草剂, 用 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 杀草谱广, 可防除麦田大多数阔叶杂草, 包括猪殃殃、 麦家公等难防杂草, 并对麦田中最难防除的泽漆有非 常好的抑制作用。 小麦出苗后杂草3~6叶期, 每亩用5.8%双氟·唑嘧胺悬浮 剂10毫升, 兑水30~40升均匀喷雾, 可与
异丙隆或骠马等混用, 防除禾本科杂草。 在低温下药效稳定, 即使是在2℃时仍能保证稳定药效, 这一 点是其他
除草剂无法比拟的。 双氟·唑嘧胺为悬浮剂, 药剂易黏附 在袋子上, 先用水将其洗下, 再进行加水稀释。 (16) 吡草醚 苯基吡唑类苗后触杀型
除草剂。 为防除麦田阔 叶杂草的茎叶处理剂, 可用来防除猪殃殃、 繁缕、 牛繁缕、 荠菜、 婆婆纳等阔叶杂草。 每亩用2%吡草醚悬浮剂30~40 毫升。 在冬前杂草叶龄小、 土壤湿度和气温较高的情况下, 亩用量可降至20毫升。 可与二甲 四氯混用, 配方为2%吡草醚8毫升+13%二甲四氯150毫升, 可 扩大杀草谱。 在土壤中残效期短, 对下茬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 杂草叶龄大 或气候、 土壤干燥时, 用药量应相应增加。 勿与尚未确定效果及药 害问题的药剂相混用。 勿误喷麦田周围的作物或有用植物, 以免发 生药害。 其他常用的复配制剂有
苄嘧磺隆·唑草酮、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 酯·
苯磺隆、
苯磺隆·
乙羧氟草醚、
苯磺隆·唑草酮、 甲硫嘧磺 隆·
扑草净、 快灭灵·
二甲四氯钠、
乙羧氟草醚·2,4-滴丁酯、 苄 嘧磺隆·麦草畏、 苯达松·2,4-滴丁酯、 麦莠宁·2,4-滴丁酯等药 剂均对小麦田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