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三七,中药名。为豆科鸡头薯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himalaicumOhashi的块根。植物绵三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腹泻,痢疾,睾丸肿痛,疝气,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疮毒。
功能
健脾消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腹泻,痢疾,睾丸肿痛,疝气,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能消气。治睾丸肿痛,疝气,痢疾等症。”
2、《云南中草药》:“健胃消食,消肿止痛。”
相关配伍
1、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鲜球根毛瓣花块根30-60g,生吃;或用干品15-30g,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2、治肠胃疼痛,腹泻,球根毛瓣花块根干粉1.5-3g。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选》)
3、治跌打损伤,绵三七泡酒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治疮毒,绵三七根研末,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5、治遗精,狂犬病,病后体虚,排红草根30g。炖肉吃。(《云南中草药》)
炮制方法
夏、秋季采挖,多为鲜用,亦可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块根呈短纺锤形或球形,表面褐色,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支根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苦。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