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也叫火风、 热风、 干旱风, 是小麦生育后期 (灌浆成熟 阶段) 经常遇到的气象灾害。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 无论是春麦区 还是冬麦区均常发生。 干热风与干旱有联系, 但又不同于干旱。 它 是高温、 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气象现象, 往往是由于气温骤 升、 湿度突降、 昼夜干热, 以及风的加强作用, 使小麦大量蒸腾失 水, 水分供需失调, 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 使小麦 在短期内受到为害, 甚至逼熟、 死亡。 在北方干旱地区, 若干热风 伴随土壤干旱会加重对小麦的为害。 小麦受干热风为害的敏感期, 是在开花后第16~20天以后, 即小麦灌浆中、 后期至籽粒成熟期。 一般减产10%~20%, 个别严重的减产30%以上。 干热风的类型 有以下几种。 (1) 轻度干热风 一般是从中午12时至下午2时, 穗部气温 达31℃, 叶面温度超过32℃, 饱和差超过3200帕, 空气相对湿度 低于30%, 此时小麦植株叶片开始萎蔫, 出现炸芒现象。 如果干 热风强度不再增加, 上述症状持续5~6小时后, 小麦植株可恢复 正常, 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2) 重度干热风 一般是从中午11时出现上述情况, 下午2 时株间气温比早晨6时高14~16℃, 饱和差达2800~3500帕, 空 气相对湿度猛降27%~30%, 于是小麦植株叶片卷曲, 发生严重 炸芒现象, 芒和顶端小穗干枯, 整片麦田变成灰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