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毛排钱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鳞狸鳞(Phyllodiumelegans(Lour.)Desv.[HedysarumeleansLour.;Desmodiumelegans(Lour.)Benth.])的根及地上部分。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味苦、涩,性平。归肺、脾经。无毒。具有散瘀消积、止血、清热下痢功效,用于治疗跌打瘀肿、衄血、咳血、血淋、风湿痹痛、慢性肝炎、湿热下痢、小儿疳积、乳痈、瘰疬等病症。
功能
散瘀消积,止血,清热下痢。
主治
跌打瘀肿,衄血,咳血,血淋,风湿痹痛,慢性肝炎,湿热下痢,小儿疳积,乳痈,瘰疬等病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相关配伍
1、治风湿骨痛:毛排钱草根120g,浸酒500g。内服15-30g,外擦痛处。(《广西中药志》)
2、治慢性肝炎:毛排钱草树根、白背叶根各24g,姜黄4.5g,簕樘根12g,鲜白毛鸡矢藤(藤、叶)4.8g。以上为一日量。制成糖浆或水煎均可,早晚各一次,饭后服,小孩酌减。14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0-30天。(《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