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孕穗抽穗期病虫害来势猛、 扩展快、 危害重。 需做到及时 发现, 及时预防, 提倡综合兼治, 一喷多防。 (1) 赤霉病 以预防为主,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 若天气预报有 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要及时预防, 每亩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 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2.5%烯 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若喷雾后遇雨, 要 及时补喷, 使用12.5%
烯唑醇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2) 白粉病、 锈病 白粉病病叶率达20%时进行防治, 每亩 可选用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 或20%
三唑酮乳油50~ 75毫升, 喷雾防治, 7~10天后再喷一次, 防治效果很好。 (3)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如有发病中心时, 应抓紧时间挑治围 歼; 条锈病病叶率2%~4%, 或叶锈病病叶率5%~10%时, 应立 即喷药防治。 每亩可选用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 液, 或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喷雾。 视病害情 况, 必要时可隔7~10天再喷1次。 可兼治赤霉病及各种叶斑、 叶 枯病。 (4) 麦蚜 百茎蚜量达到800~1000头时进行防治。 每亩可选 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30克, 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克混配 30 毫升菊酯类
农药, 兑水 40~50 升喷 雾; 也 可 选 用 40%乐果乳油600~800 倍液, 或 3%
啶虫脒乳油 2000~3000 倍 液、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0.2%苦参碱水剂 300~ 4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 吸浆虫 成 虫 在 小 麦 孕 穗 期, 当 平 均 每 个 样 方 (10 厘 米×10厘米×20厘米) 有2头虫时, 在小麦孕穗至抽穗前, 每亩 可选用15%
毒死蜱颗粒剂900克, 或48%
毒死蜱乳油150 毫升、 246 50%
辛硫磷乳油250毫升等, 兑水2升配成药液, 拌细土或细沙土 30千克, 等露水落后均匀撒于麦田, 用竹竿或绳子弹落麦苗上的 药土, 随后浇水, 可提高防治效果。 在小麦抽穗初期, 扒开麦垄可见吸浆虫成虫2~3头的地块, 应及时防治。 每亩可选用80%
敌敌畏乳油150~250毫升, 兑水60 升, 均匀喷洒到25千克麦糠上拌匀, 隔行每1米撒一小堆, 熏杀 吸浆 虫 成 虫; 也 可 选 用 25% 氰 · 辛 乳 油 1000~1500 倍 液, 或 0.2%苦参碱水剂300~400倍液、 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40% 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4.5%高效
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喷 雾防治。 同时兼治蓟马、 赤须盲蝽和麦蚜等。 (6) 黏虫 每亩可选用40%乐果50毫升, 兑水50~75千克 喷洒, 或50%的
辛硫磷50毫升, 兑水25~30千克喷雾防治。 (7) 红蜘蛛或长腿红蜘蛛 达到单行分别为200头或100头时 就要进行防治, 每亩用8%阿维菌素乳油6~8毫升, 兑水40~50 千克喷雾防治, 效果显著, 还能兼治穗蚜虫。 以上病、 虫若同时发生, 可采用
杀虫剂吡虫啉或
啶虫脒加杀菌 剂
烯唑醇、
三唑酮、
多菌灵等, 同时防治吸浆虫成虫、 麦蚜、 白粉 病、 锈病、 赤霉病等, 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加入 0.2%硼肥和 1%
尿素可提高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