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随温度的回升, 病虫开始了滋生蔓延, 需 针对不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加强健身栽培 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 起来, 大力推行适期划锄、 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 提高 作物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 振落、 浇水可显著减轻麦蜘蛛的危 害, 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 提高小麦抗病性。 (2) 防治病害 上年小麦全蚀病或纹枯病、 根腐病发病重并且 播种期 没 有 进 行 土 壤 处 理 的 地 块, 或 纹 枯 病、 根 腐 病 病 株 率 达 15%时, 返青期每亩可选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200克, 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 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 等, 兑水50~70升, 顺垄喷灌于小麦茎基部。 重病田间隔7~10 天再施用1次。 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生严重的地块, 每亩 可选用20%
三唑酮乳油150克, 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等, 兑水50~75千克顺垄喷施, 效果良好; 或选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40克、 12.5%
烯唑醇 可湿性粉剂20克、 20%
三唑酮乳油40~50克等, 兑水40~50千 克, 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雾。 隔10~15天再喷一次, 可兼治小麦 白粉病、 锈病等病害。 在条锈病常发区, 纹枯病、 白粉病和根腐病混发区, 要在搞好 种子处理的情况下, 继续分别选用
三唑酮、
烯唑醇或丙环唑等
农药 向小麦根部喷洒, 防止病害向上扩散蔓延。 (3) 防治害虫 ① 防治地下害虫 当金针虫或蝼蛄为害率达3%以上时, 每亩 可选用50%
辛硫磷乳油240~300毫升, 随水浇入土中; 或48%毒 死蜱乳油1500倍液、 90%晶体
敌百虫800倍液等灌根; 或50%辛 硫磷乳油200~240毫升兑成10倍液后加细土20~30千克, 制成 药土, 顺垄条施, 然后浅锄混土。 ② 防治麦蜘蛛 当麦蜘蛛达到每33厘米行有200头时, 可选 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 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 液、 73%炔螨特2000倍液等喷雾。 可兼治传毒害虫、 瑞典蝇、 潜 叶蝇等害虫。 ③ 防治麦叶蜂 当麦田每平方米有麦叶蜂30 头时, 可选用 20%氰 戊 菊 酯 乳 油, 或 25% 氰 · 辛 乳 油 2500~3000 倍 液 喷 雾 防治。 ④ 防治吸浆虫幼虫 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防 治, 亩用50%
辛硫磷乳油200毫升, 兑适量水, 拌细土25千克制 成毒土, 顺麦垄均匀撒施, 然后浅锄, 将药土翻入土中再浇水, 还 能兼治金针虫、 蝼蛄、 蛴螬等害虫。 若虫情严重, 可隔5天后再重 喷一次。 (4) 化学除草 小麦拔节前对达到每平方米30株以上的麦田 进行化学除草。 以播娘蒿、 田旋花、 藜、 猪殃殃、 刺儿菜、 荠菜等 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 每亩可选用40%唑酮草酯 (快灭灵) 水分 散粒剂2克加10%苯蟥隆可湿性粉剂8克, 或75% 2,4-滴丁酯乳 油40~50毫升、 10%苯蟥隆可湿性粉剂10克等, 兑水30~45升 均匀喷雾。 对禾本科杂草重的地块, 可选用6.9%精唑禾草灵每 亩60~70毫升, 或3%甲基二磺隆乳油每亩25~30毫升, 进行茎 叶喷雾防治; 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 使用。 拔节后不允许再使用
除草剂, 以防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