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出苗后有多种病虫草危害, 一般种子处理后可控制部 分病虫危害, 对未进行种子处理的地块, 视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采取 相应措施。 (1) 农业防治 采用科学灌溉、 合理密植等措施, 可抑制沟金 针虫、 麦秆蝇、 麦吸浆虫和叶蝉等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2) 苗期治虫防病 若灰飞虱或叶蝉每平方米有10只左右时, 可选用4.5%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或40%乐果乳油500~ 800倍液、 3%
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1000~1500倍液、 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在 地边喷5~7米宽的药带以保护, 地头杂草也要喷到。 田间虫量多 时, 也可全面喷雾。 可兼治潜叶蝇、 赤须盲蝽、 麦蜘蛛、 麦蚜、 蝗 虫、 蟋蟀等害虫。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秧苗期即能侵染, 出苗后 20~30天是侵染高峰期。 对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 每亩用 20%
三唑酮乳油120~200克, 兑水50~60千克, 顺垄喷洒幼苗, 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发病率。 (3) 毒饵诱杀蝼蛄 每亩可用90%晶体
敌百虫50克, 加适量 水拌炒香的麦麸或煮成半熟的谷子5千克, 加青菜叶, 于傍晚分别 堆施或撒施于麦田。 (4) 秋季化学除草 防除禾本科杂草, 兼治阔叶杂草。 在杂草 2~4叶期, 每亩可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克加10%
苯磺隆 可湿性粉剂10克防治; 以节节麦为主要杂草的田块, 每亩用3% 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5~30毫升加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 防治; 防治看麦娘、 野燕麦及阔叶杂草, 可用6.9%精唑禾草灵 乳油100毫升加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防治。 以上药品均兑 水30~45升均匀喷雾。 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量, 避免产生药害。 施药时气温一定要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