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菜粉蝶?

2024-09-30 06:23 作者:李先生  

菜粉蝶 (彩图53~彩图55), 俗称菜白蝶、 白粉蝶, 幼虫称为 菜青虫, 属于鳞翅目粉蝶科。 危害油菜的菜粉蝶在全国各地均有分 布, 除华南冬油菜区发生较轻之外, 其他各产区都很严重。 主要取 食十字花科植株, 偏嗜甘蓝型油菜和甘蓝类蔬菜。 (1) 危害特点 主要在油菜苗期危害。 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再 食叶片。 二龄以前的幼虫仅啃食叶肉, 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 常称 “开天窗”。 3龄以后蚕食叶片, 咬成孔洞和缺刻。 4~5龄幼 虫在叶背、 叶面或叶缘将叶片咬成网状或大的缺刻, 严重时吃光全 叶叶肉, 仅余叶脉和叶柄。 苗期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 在危害中还 可传播软腐病。 此外, 幼虫排出的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菜心, 甚至 导致病害的发生。 (2) 识别要点 (表13) 表13 菜粉蝶的识别要点 成虫 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灰黑色。 翅白色,基部灰黑色,翅 面有黑斑,翅脉上无黑褐色条纹。 前翅顶角黑色,构成略成三角形的黑斑, 斑内缘基本平直,外缘向下延伸至第3中脉附近;第3中脉和第2肘脉中 下方各有一黑斑。 后翅前缘有一黑斑。 前后翅底面色斑黑色 卵 瓶形,长约1毫米,宽0.4毫米。 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 表面有 许多纵、横隆起纹,交叉成长方形网状小格,卵散产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厘米。 头部及胸部背面青绿色,背浅黄色,但不明 显。 胴部圆筒形,中部略膨大 蛹 纺锤形,两端尖细。 长18~21毫米。 体色随附着物而变,有青绿、灰绿、 灰黄、灰褐等色。 头部前端中央有一管状突起 (3)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9代, 有春秋2个发生高峰。 以 蛹在枯叶、 墙壁、 树缝及其他物体上越冬。 次年3月中下旬出现成 虫。 成虫夜晚栖息在植株上, 白天活动, 以晴天无风的中午最活 跃。 成虫产卵和幼虫觅食对含有芥子油糖苷的植物有很强的趋向 235油菜优质高产问答 性, 卵散产于叶片背面及正面。 幼龄幼虫受惊后有吐丝下垂的习 性, 大龄幼虫受惊后有卷曲落地的习性。 4~6月和8~9月为幼虫 盛发期。 (4)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在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株收获后, 应及时把 残株、 老叶清除掉。 深翻土地, 消灭田间残留的幼虫和蛹。 与非十 字花科植株轮作, 可减轻虫害。 ② 利用抗虫品种 种植抗菜粉蝶幼虫 (菜青虫) 转基因油菜 品系。 菜青虫啃食这种油菜的叶片后, 不能消化, 最后胀死。 ③ 物理防治 人工捕捉, 掐死幼虫。 用菜粉蝶活体雌虫装于 尼龙网中挂于田间, 与其下1厘米处置水盆或毒液诱杀菜粉蝶成 虫。 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④ 生物防治 每亩用2000~4000国际单位/毫升苏云金杆菌 悬浮剂150~300毫升或8000~16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 30~100 克 于 菜 青 虫 幼 虫 3 龄 前 喷 雾 处 理。 嗜 线 虫 致 病 杆 菌 (HB310) 菌液对菜粉蝶、 小菜蛾等幼虫均有较高的胃毒杀活性, 饲喂蘸有该菌液的叶片96小时后, 菜粉蝶1龄幼虫校正死亡率 达到100%。 另 外, 可 利 用 赤 眼 蜂 在 菜 粉 蝶 卵 中 寄 生 杀 死 菜 粉 蝶卵。 ⑤ 药剂防治 应抓住1~3龄期用药, 苗期6~8叶期15头/ 100株, 6叶期以前5头/100株均应用药防治。 可选用1.8%阿维 菌素乳油1200~1600 倍液, 或 40%毒死蜱乳油 600~800 倍液、 25%灭幼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 0.2%苦参碱水剂500~600 倍液、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2000~20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苦 皮藤乳油与苏云金杆菌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油菜黄曲条跳甲和土库曼跳甲? 下一篇:心形车厘子是什么品种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